第73章 一哥(第2/3页)

石莫生对他咧了咧嘴:“那可真是谢谢你啊。”

张珏比大拇指:“不客气。”

沈流以前也是这样,只要感觉还行就会申请两个分站,避开外卡的竞争,给自家人留出场位次,这次也是他提醒张珏这么做的。

正所谓一哥的担当么。

吃晚饭了,樊照瑛说要带他们去唱卡拉OK,张珏作为歌王,才进包厢就被推到话筒前,他也不客气,点了几首摇滚就开唱,接着樊照瑛和陆晓蓉合唱情歌,使劲的给大家喂狗粮,场面热热闹闹的。

因为教练们不许孩子们回去太晚,所以他们也就玩到九点为止,樊照瑛不停的接着来自各位教练的电话,承诺会好好把未成年的几个送回去,张珏靠在一边吸溜酸梅汤。

正是夏季,酸梅汤里加了冰块,喝起来挺爽,张珏咳了几声,黄莺就把杯子拿走。

“张珏,别喝了,万一喉咙发炎的话,你又不方便吃药。”

张珏捂着喉咙,点点头。

其实他也没觉得自己的喉咙不舒服,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张珏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的确是哑了一点。

一开始他都没感觉,只是出门晨跑结束,回去的路上顺带买个香蕉的时候,张珏张口说了句“阿姨,给我拿个香蕉”,才察觉到不对。

他轻咳几声,想清清嗓子,感觉声音还是哑。

就在这时,有人在边上提醒他:“娃儿,别咳儿了,你这是倒仓儿,哦不,变声儿,多喝水,吃润喉糖儿。”

张珏转头,就看到个爷爷,他提着个袋子,窄肩细腰,细眉长眼,明明瞅着五十来岁,鬓发灰白,一张眼睛却可以用清澈含情来形容,而且张珏总觉得他这张脸看着莫名眼熟。

不过大爷没说错,张珏被他一提醒,也想起自己确实到了这个

年纪。

小孩低声说了谢谢,提着香蕉离开。

那大爷站在原地,看着张珏的背影,啧啧赞叹:“这身段真好,唱歌也好听,嗓子的底子好,倒完仓以后不得了。”

水果摊老板将几个梨子放秤上:“许叔,您认识那孩子?”

许叔回道:“是家里的娃儿,他爹得管我叫二大爷,不过我上回和孩子见面的时候,他还在亲娘怀里吃奶呢。”

摊主调侃:“我看这孩子长得好啊,教好了准又是个角儿。”

许叔说:“人已经成角儿了,只不是我们这一行的角儿。”

张珏自然不知道偶尔遇到的大爷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变声也不是长个子,他膝盖没疼,说明长得最猛的那一阵还没来,便干脆抓紧时间努力练四周跳。

任何竞技项目的难度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张珏对这点看得明白,他深知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的话,就不能只有一种四周跳。

一种四周跳只能在节目里使两次,如果有练出新四周,他就可以在自由滑里排第三个四周了。

他现在的4S 3T已经大成,甚至连4S 1lo 3S的夹心跳都能做,教练组认为他的4S技术已经成熟,也支持他将4T的练习排上日程。

然而就在这时候,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擅长刃跳的张珏,在跳点冰跳时,其实是没法维持刃跳时的转速的,而在挑战作为点冰跳的4T时,他的又力量不足以支撑他跳到可以完成4T的程度。

所以如果张珏不管不顾的使劲往高了跳,并努力转体,跳出一个足周的4T,那他一定无法落冰,如果他想落冰,那么高度就不够,在转满4周前就要落地上,然后摔得满地乱滚。

要改变这些不足,张珏就势必要再次开启增重训练,但赛季已经开始,现在增重的话,张珏能否保住自己的转速就成了问题,如果不增,他就出不了4T。

张俊宝咬着手指:“简直是死结了。”

沈流把他手往旁边一扯:“别啃了,你指甲都要秃了,小玉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出法子的,你看世界上拥有两种四周跳的男单不超过3个,张珏还小,咱们暂时不用着急。”

张俊宝压低声音,声音急促的反驳:“我怎么可能不着急,你是不知道这次我们去北京集训的时候,孙指挥和我们说,上头知道男单要崛起,就要小玉好好比,争取在世锦赛带回起码三个名额!还有成为我们在索契的夺牌点之一,这事宋总教练也知道,不然我们怎么会在这当头支持小玉去练4T,你以为我之前就不知道他力量不足的问题吗?”

这一年的世锦赛,如果张珏能拿到前两名,中国男单在明年的索契冬奥就能有3个参赛名额,如果他能进前十,就只能带回两个。

如果张珏拿到前四,而和他同国的队友也能进前八的话,两人的名次相加就小于13,就依然能给本国带3个名额回来。

领导们不指望张珏升组第一年就去拼世锦赛的台子,却希望他能和队友配合着达成第二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