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自豪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个,就是我们按照1:1的比例建造的KJ-200预警机地面模拟训练台,”西北某地,一位肩上扛着中校军衔的军官,对眼前的10多位身穿便装、一看就不是华夏人的老外们介绍道:“大家请看,虽然是地面模拟训练台,但为了尽可能的贴近真实,我们直接从商飞集团采购了一只图-204客机的机身作为基础来进行搭建,甚至舱门都是和图-204客机上一样,是可以开启和关闭的。”

是的,这群人就是小巴代表团成员,他们低调的来了。

看着华夏人为了尽可能的贴近真实,连地面训练中心都是直接采购的图-204的机身,眼睛都直了,法鲁克·莱加里忍不住问道:“李中校,有必要这样吗?”

伴随着法鲁克·莱加里的话,小巴的官员们纷纷点头,他们也是如此认为的,既然是地面训练中心,那么直接弄个空房间也就是了,有必要直接买一个飞机的机身进行改装?单单这一个机身,也不便宜吧?

“当然有必要!”李中校的表情严肃起来:“不止是有必要,而且是必须这么做,只有在平日里训练的时候尽可能的贴近真实,才会在关键的时刻不出错……这位先生,比如飞机发生重大危险的时候,需要机组集体跳机,按照你的方法随便搞个房间作为训练中心,要多久才能够抵达降落伞柜?”

“呃……”

刚刚说话的那人一脸尴尬的不说话了。

倒是法鲁克·莱加里,一脸激动的道:“贵方的kJ-200预警机支持机组人员紧急逃离?”

李中校笑了笑,一脸骄傲地说道:“一架KJ-200预警机是很贵,但最宝贵的还是飞机上的机组人员,为了尽最大可能保证机组人员的安全,我们必须保证在日常训练的时候一丝不苟,或许只是几秒钟的间隔,就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是了,是了……

听到李中校这么说,小巴方面的人也反应过来:一切都要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当发生紧急危险的时候,或许就是这几秒钟的耽搁,就是全体机组机毁人亡与全体机组成功脱险的区别。

巴方的代表们彼此对视着,都是不约而同的点头:如果咱们要引进KJ-200,这个1:1的地面模拟训练中心也必须这么搞。

见巴方没有人反对了,李中校一边带着大家进入模拟训练中心一边说道:“大家请跟我来,因为图-204客机的内部空间与波音707相差无几,所以内部空间很宽裕,可以携带两个完整的机组。”

可以携带两个完整的机组?

听到李中校这么说,巴方的人员下意识的彼此对视了一番,都有些激动:可以携带两个机组,就意味着飞机可以执行任务的时候,机组人员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执行任务。

不过也是,根据此前华夏方面给己方提供的资料,KJ-200预警机升空之后可以连续执行任务9到10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只是一个机组在执行任务,那么连续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对于机组成员也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但如果是两个机组交替执行任务,每个机组执行任务的时间在4到5个小时,假设2个小时轮一次班的话,都能够保证有足够旺盛的精力,好事啊。

法鲁克·莱加里下意识地问道:“李中校,KJ-200预警机的一个机组是多少人?”

“16人。”李中校微微颔首。

“16人?”

“是的,”李中校解释道:“其中驾驶机组3人,系统操作员9人,随机工程师3人,另外还有一名执勤官。”

“李中校的话音刚落,巴方代表当中就有人惊讶的道:咦?我听着怎么有点像是米利坚E-3‘望楼’预警机的人员配置啊。”

“这么一说,我听着也有点像。”

“好像还真是这样……”

“法鲁克,你问一下?”

……

听着国内来的这些同事们的讨论,法鲁克·莱加里皱了下眉头,不过还是向李中校问道:“李中校,我们的同事说,你们的机组在人员配置方面很像是米利坚E-3‘望楼’预警机的人员配置?”

“是的,确实是这样,我们在设计KJ-200预警机的时候,确实是大量参考了米利坚的E-3‘望楼’和俄国的A-50‘支柱’。”

李中校点点头,作为后来者,在设计某个产品的时候大量参考之前成熟的产品是所有后来者都会采取的做法,这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小巴的代表们纷纷点头,脸上竟然多了几分兴奋之色,看的李中校心头暗自诧异:不过就是参考了一下E-3“望楼”预警机而已,这些家伙兴奋什么?

他也懒得去想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参观团顺着外部的梯子走进机舱,向大家介绍道:“我左手边的按说是驾驶舱,不过我们这个模拟训练舱并没有配备驾驶舱,就不带大家看了,右手这边,依次是通信设备机柜与通信操作台,数据处理设备机柜与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台,雷达接收机与雷达操作员工作台,值勤军官工作台以及信号处理机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