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只要谈,就有机会

“谁说安-70是乌克兰的?”王大志反问道。

“啊?”刘晓峰听的一愣:“这有什么问题吗?不知道安-70运输机是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产品……”

王大志打断他的话,反问道:“那安-70是哪一年开始的项目?又是哪一年开始试飞的?”

安-70是哪一年开始的项目……

还别说,刘晓峰还真的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件事,但没关系,想到乌克兰、大毛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刘晓峰猛然反应过来,他一拍脑袋,懊恼的道:“苏联!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是的,苏联!

安-70是苏联继安-12之后研发的全新一代中型战术运输机,而且这个项目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虽然这几年来乌克兰和大毛之间为了安-70运输机不停的扯皮,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毛家的经济情况太糟糕,如果大毛家的经济情况足够好,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家本土直接建造一个安-70的生产工厂,反正大毛家的中央航空院一定有完整的备份图纸——刘晓峰还不知道大毛家的那个安-70生产工厂都已经建成大半了,只是因为实在没钱,这个项目才成了一个烂尾工程。

想到这,刘晓峰整个人都激动了:“所以,王总您是盯上了大毛中央航空院的那套图纸?”

王大志没有否认:“你觉得这个生意有没有做得做?”

“做肯定是有的做,”牵扯到这么大的利益,而且意识到这件事似乎确实有门,刘晓峰很快冷静了下来:“但是老毛子能答应?”

“事在人为嘛,”王大志一副很看得开的语气:“如果咱们不主动去提,老毛子肯定不可能主动给,但如果咱们提了,万一这事儿有的谈呢……刘总,因为运-8的货仓太窄太低,这些年来你们陕飞也没少遭部队和军工单位的抱怨吧?”

这倒是大实话!

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一些年来,因为货仓的问题,陕飞确实没少遭抱怨,但陕飞自己也觉得很冤枉:运-8的底子就在这里摆着,我们这才刚刚吃透这款飞机,想要货仓更大、更宽、更长的中型运输机,那就需要另起炉灶了……

但王大志的这个电话,却猛然给了陕飞另外一个思路:运-8确实是有些老了,但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安-70拿到手……

不对!

刘晓峰忽然反应过来:“发动机呢?发动机的问题怎么办?-70的那个桨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就有10440千瓦,咱们国内可没有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

“这个简单,我们直接用涡扇代替,当年苏联搞安-70的时候,本身就有个涡扇动力的版本,叫安-188,”王大志直接将陈耕刚刚忽悠自己的话拿过来现学现卖:“我们商飞集团的‘tay’MK811涡扇发动机就足够了。”

刘晓峰半信半疑:“是吗?”

“当然是真的,否则苏联当年将安-70的飞行技术指标定那么高干嘛?还不就是为了能够在桨扇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之间灵活的切换?”

“这样啊……”

听王大志这么说,刘晓峰也只好当真了,毕竟,他连安-70还有个孪生姐妹安-188都不知道,不过话说回来,安-70的飞行速度确实是有些离谱,既然那个机翼能够适应这么高的飞行速度,那么换成涡扇似乎确实也没什么问题,估计连机翼都不需要调整了。

想到这里,刘晓峰自觉心里有谱了:“那成吧,王哥您的意思是?”

王大志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说道:“咱们一起联名,以商飞集团和陕飞集团的名义一起向上面打报告。”

这么大的事,不给上面汇报、请示肯定是不合适的,尤其是在这之前,商飞集团并没有和上面提过想要从大毛家获得安-70运输机的技术的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等于是中途反悔,肯定要大家沟通好才行。

刘晓峰非常这件事的重要性,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咱们现在就打电话和领导汇报一下这个想法吧,一个三方通话而已。”

他很清楚,现在不是争利益的时候,既然商飞集团主动联系了陕飞,那就说明商飞集团想要和陕飞一起运作这件事,将来必然会有陕飞的一块肉,无非就是多吃一口少吃一口而已,但如果现在就纠结于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的事……过去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也好。”

王大志没有犹豫,当即答应下来,就像是刘晓峰说的那样,就是一个三方通话而已,月功能费2元。

作为这个想法的发起者,自然是由王大志先向领导汇报,在知道了王大志的想法之后,领导的惊讶的不得了,但领导就是领导,并没有一口否决,而是沉吟了一番之后向王大志反问道:“大志同志,你们之前怎么没把这个想法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