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紫阳君的套路(第4/6页)

纤细的腰,比之前还瘦了些,脸上也没什么血色,这一路赶得匆忙,下巴上还有不知哪儿沾着的灰,看着脏兮兮的。

捏着衣袖,他屏着呼吸,一下一下地替她将灰擦掉。黑褐色的灰尘染上他青珀色的衣袖,像一副上好的画被横泼了墨。

盯着那脏污看了一会儿,莫名地,江玄瑾倒是笑了,声音低低的,笑得又苦又涩。

李怀玉是看不见的,她眉心微拢,梦里不太平静。

她逃了,怀麟发现之后,必定大怒,大怒之下难免牵扯些人。好逼她现身。青丝已经在他们手里,韩霄他们的家人也不知撤出京都了没,她这一遭走得是有惊无险,可剩下的人呢?

京都是离开了,可这后顾之忧,当真是不少啊……

不安地裹紧了被子,她梦呓了一声。

以前江玄瑾也听见过她说梦话,当时他没在意,因为她喊的称呼太过荒诞。

然而这一次,江玄瑾很清晰地听见她喊:

父皇。

传闻里的长公主心狠手辣,心机深沉,不是该无坚不摧的吗?怎么跟个小孩子似的,语气可怜巴巴的。像在拽着孝帝的衣角,半蹲在地上拖着人,跟人耍赖?

想起青丝说的那些话,江玄瑾眸色幽暗,缓缓伸手替她将一丝碎发别去耳后。

京都里已经炸开了锅。

李怀麟坐在龙椅上,脸色很不好看,他面前齐翰、柳云烈等人统统跪着,挨个禀告:

“遍寻无人,长公主应该已经不在京都。”

“紫阳君也离京去了临江山,虽说是江府惯例,但臣觉得有蹊跷。韩霄、云岚清和徐仙的府邸已经查抄,但家人昨日也已经全部离京。”

“廷尉府大牢被劫,丹阳余党尽数消失。”

狠狠拍了拍面前的御案,李怀麟起身道:“惯例?蹊跷?你们难道看不出,这是江玄瑾早就安排好的?!”

柳云烈怔愣:“这……怎么会?君上他不是已经与长公主一党决裂了吗?”

“决裂?”李怀麟气得来回踱步,“好个决裂!他这分明是将计就计,釜底抽薪!”

一开始还是柳云烈在给江玄瑾挖坑,让他与丹阳一党自相残杀,让他尽失人心好动手除去。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反而在跟着江玄瑾的步调走。

江玄瑾执意处死丹阳一党,他们不拦反劝,引朝中百官不满,认为帝王优柔寡断。江玄瑾不出席祭祀之典,他们就弄丢了死囚犯,显得帝王之侧无他则失,更衬幼帝无能!

这两日递来御书房的折子里,有意无意的,都在让他多听忠臣之言。

谁是忠臣?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只认一个紫阳君!

“陛下息怒。”齐翰拱手道,“别的不说,紫阳君是一定要回京的,等他回来,咱们再行拿捏便是。”

“等他回来?”李怀麟抽出桌上刚递来的折子,狠狠地摔到齐翰面前,“你自己看!”

齐翰吓得一哆嗦,连忙接住打开。

江玄瑾亲笔写的折子,请陛下早日将齐丞相定罪,以慰司马丞相在天之灵。

“这……他还提这个有什么意思?”齐翰无措地看向帝王,“这案子没有翻过来的必要。”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李怀麟自然是不舍得给齐翰定罪的,但看折子上江玄瑾的态度,摆明了他不定罪,他就不回京都了。

不回京都能去哪儿?

紫阳!

真让他回了紫阳,无异于放虎归山!他这一走,带走了江府上下,他连个把柄都没能捏住,眼下反而是被对方持十万兵权,横在了喉间。

孝帝说过,若无大事,君上不归紫阳。也就是说,一旦他归了,北魏就出大事了。

李怀麟脸色阴沉得不像话,焦躁地摔了好几本桌上的折子。

齐翰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捏着折子发着抖,频频看向旁边的柳云烈。

他可不想被定罪啊,快帮忙说两句话!

柳云烈若有所思,眼里晦暗不明,像是压根没看见他的目光似的,径直拱手朝帝王道:“君上想要的,无非是一个公正,他有先皇给的兵权,又有广袤封地,实在不能与之硬来。眼下困局,转机都在紫阳君身上。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先给些甜头,诱他回京再说?”

“柳爱卿的意思是?”李怀麟沉吟,看向了齐翰。

“要委屈齐丞相一番了。”柳云烈点头。

齐翰瞬间白了脸。

他以为自己能躲过这一劫的,结果绕了这么一大圈,还是要付出代价。

司马旭是他杀的,那老东西占着丞相之位实在太久,久得他没多少年头可以等了,所以宫宴那天,他支开了福禄宫的人,将喝醉的司马旭一刀抹喉。他安排得很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反正丹阳长公主臭名昭著,直接嫁祸给她,谁也不会怀疑。

他想过真相被揭开怎么办,也怕过几个晚上,然而后来有皇帝撑腰,齐翰放心了,他觉得自己怎么都不会有事,简直是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