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第2/2页)

“我看这县令是想招揽你,你答应去他家里,难道是想留在此地做衙役吗?”拾音笑着调侃杨戬。

杨戬无奈摇头解释道:“我是对那所谓的国师好奇。”

这县令请两人吃饭醉翁之意不在酒,杨戬同样也是。

杨戬记得清楚,本朝立朝以来就没有册封过国师,这突然冒出来一个,他直觉不太对劲。

国师虽不一定有实权,但依旧是朝廷大臣,寻常人家打听不到消息,而县令似乎和国师有隙,或许能从他嘴里打听到不少有用消息。

县令虽然杀伐果断,但是骨子里藏着文人风骨,谈吐间都是家国大事,而杨戬本身也是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县令同他越聊越觉得投机,酒过三巡后恨不得引对方为知己。

此时杨戬再问国师的事,县令毫不犹豫就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这位国师,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县令痛饮一杯酒,恨恨地说:“那就是‘贼’。”

“自从三十年前,那人突然出现,献给了陛下一枚丹药,之后就越来越受陛下宠信,不久便得封国师,他成为国师之后,陛下越发沉迷炼丹之道,将朝政全都交给国师处理。”

说到这里县令叹了一口气:“朝中进谏,劝陛下勤政,陛下不仅不采纳,还贬谪了那些上奏的大臣。”

“前几年太子带领大臣参了国师‘把持朝政’,反而被陛下狠狠训斥,太子伤心之下得了病,没过多久竟薨了。”

先太子温厚聪慧,几乎是所有朝廷大臣认准的下一位君王,如今却英年早逝,都是因为那个蛊惑君心的国师。

说到这里,县令越发悲愤,放下酒杯骂道:“什么狗屁国师,根本就是个窃国之贼!”

说起县令,他本是上上届科举的探花,本该在翰林院或者中央任职,现在却在外地做一个小小县令,也是因为太子逝世后他觉得君王昏聩,朝廷黑暗,无奈之下只能远调地方求个清静。

杨戬问:“那国师既一手遮天,那你为什么还毫不犹豫地砍了那老婆子,难道不怕国师为自己爱妾出气吗?”

年轻的县令拍拍胸脯道:“来就来,我不怕,大不了就舍了这条命不要。”

“你依法办事,他如何能要你的性命?”

县令苦笑:“其实许多人心中都知道,太子之死有蹊跷,殿下那么年轻,身体一向都很好,怎么会突然就薨了,很可能是国师使了什么非常手段。”

“朝廷官员为此对国师多有畏惧,但我不怕!”

说完,已经一脸绯红喝得大醉的县令趴到了桌子上,嘴里嘟囔着:“我不怕!”

杨戬放下酒杯,依旧面如冠玉,脸上不见一丝红晕。

拾音手指轻点,在晕过去的县令身上花下了一道符咒,可保他不会受一些鬼祟手段所害。

“道友符咒之术竟也已至臻化境。”杨戬叹道。

虽然修为不高,但能精通各种技艺也是实力的一种。

“看来咱们要去京城一趟了。”

等县令醒来后发现两人早已离开,问过下人知道两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的方式,也只能叹一句有缘无份。

临走之前,拾音和杨戬又去了一趟祝生家。

就看原本门庭冷落的祝家此时竟换了个样子,不仅重新修缮了房子,院子里还立着祝生的长生牌位,有个人正在为他上香。

“多亏了祝生,若不是你仗义相助,我如今变成了替死鬼了。”

原是祝生从别的水莽鬼手里救下的人为了感谢他所以立下的长生牌。

祝生魂魄凝实,寻常鬼打不过他,那些误食水莽草的人有他保护,便逃出生天。

拾音和杨戬到时,祝生正在受用香火,见到他们,连忙跑过来打招呼。

“两位仙长。”

拾音看着他说:“你的魂魄又凝实不少。”

“我们要走了,来看看你如今如何。”杨戬同祝生说了两句勉励的话。

他向来喜欢勇敢善良的人,很欣赏祝生的所作所为,因此才想顺路来看看。

和祝生告辞之后,杨戬对拾音说:“若是能长久受供奉,祝生说不定能以信仰修成鬼仙。”

拾音点头道:“信仰成神的路子,的确和一般的修者的修炼方法不一样。”

“自然不同,信仰之力对于我等仙修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有自然是好,但却不能过于依赖,否则易被反噬。”

杨戬以为拾音是觉得以信仰之力修炼速度较快,所以起了心思,当下便语重心长地提点她。

“的确,人心易变嘛,但若是换一种方式呢?”拾音喃喃道。

杨戬闻言,问:“你的意思是想靠功德吗?”

功德也可成圣,当年女娲娘娘就是以造人功德成为圣人。

拾音功德深厚,走这个路子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