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优渥政策?(第3/3页)

“能活下来多少?”

这句话让朱棣心头一颤。

“朕的大明要扩张,光靠我们大明的儿郎吗?”

朱允炆看向朱棣,随后引着后者来到这幅堪舆图前指指划划:“在西南,朕建立帝国体系,联合六个国家的军队操训,打算掳掠南天竺,而在西北,东察合台和苟延残喘的金帐汗国都等着咱们征服。

往西,还有不可一世的帖木儿汗国,如此广袤的土地,咱们的儿郎要死掉多少才能征服?

拿这些蛮夷的命来为我大明犁得土地,我们付出的不过是银钱罢了,这些钱在他们的手里转一圈,最终还是会回到咱们朝廷的国库里。

他们生一茬就要死一茬,都是韭菜罢了。

男丁死的多了,剩下的只有女人怎么办,只有嫁给邻里村落或同县咱们大明人,如此一来,几代之后,根红苗正的异族都为我大明的扩张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代代生养下去的都是咱们汉人的血脉。”

少民优渥政策?

朱允炆没有那么大方,他这是少民减丁政策!

这是结合了约翰牛的本土指挥+土著联军、满清的‘一座喇嘛庙,胜过十万兵’这两个政策的精髓,朱允炆想出来的绝户计!

十九世纪末期,约翰牛的全球布局攻略,可就是把地方土著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往往都是一两千英军裹挟着数万的土著,为后者们武装军备,让后者充当炮灰冲锋在第一线。

约翰牛付出的,不过是悬在这些土著面前的面包和一张似乎触手可及的‘文明世界入场券’。

“屁股决定脑袋。”

朱允炆手搭在堪舆图上,江山土地在他的指尖划过,“底层的草原人内迁之后,他们每天也要面临着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事,要吃饭和花钱。他们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个政策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好处。

他们会玩命的生,然后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把闺女嫁给咱们汉人换一个后代子孙为汉姓的机会。

就算有一天有人看懂了,那又如何呢?

他们不再是部落式集中,而是星星点点的散落在每一个县城、每一处村落,他们一户挑头闹事,几户呼应云集?

就好比那一家五个孩子都在军伍之中,这种家庭会跟着抗议造反吗?

一年百十两银子的收入和花花世界足以腐蚀他们所有的野心了,就算他们一家只派四个孩子去当兵,留下一个传宗接代。

那他能保证留下的那个儿子一定也可以生很多儿子吗?如果只有一个的话,到了岁数也是必须要服兵役的,服兵役就会有死亡的风险。”

“男丁上战场,女儿嫁给我大明人。”

朱棣倒吸一口气:“一旦男丁绝户,他们前几年从朝廷手里拿到的奖励,就成了闺女的嫁妆。”

人不给他们留,钱也不可能给他们留。

“他们刚内迁的时候,一定不会适应咱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当这批狼崽子长大的时候,一定会有大多数选择从军入伍,到时候前线‘调控’一下这些人的死亡率,既不能引起大规模的恐慌,也要保证足以激励到很多没有入伍的异族健儿做起从军梦来。

仗慢慢打,地慢慢扩,人,慢慢清!”

朱允炆手掌拍在地图上:“等到这些男丁的数量甚至都不满万的时候,这条政策就可以终止了,因为那个时候,咱们的民族很可能已经繁衍到万万之数,消化掉万余异族连个饱嗝都不用打。

他们,也就没有霍乱咱们血统的资格了。”

贵州搞分化自治,西南搞利益捆绑,异族搞绝户政策。

还有什么办法是自己这个侄子想不出来的?

“这个政策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朱棣又通盘考虑了一阵,随后表示了赞同,告辞道:“臣这就安排这些异族的迁移护送之事。”

护送,押送还差不多。

朱允炆点点头,目送后者离开。

这条政策到底能不能成,他心里有八分把握,但就算出了意外,他也不怕。

各部落拆分安置,也就失去了集中反抗的能力。

一旦事态发展不对,大不了。

学一学小胡子同志。

两手准备,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