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莫哭了,莫哭了(第5/6页)

“陛下让臣去见皇后,便是为了让臣去看选秀?”

“不是只让你看,”沈邵执笔看了永嘉一眼:“是教你帮着选。”

他话落,见她迟迟不接话,抬手从书案间寻出一本册子递给她:“这上头,是秀女的名单,朕考考你,看朕都欲选谁。”

永嘉以为是画册,结果翻开,上面只记录和姓氏门第,还有父兄都是何官位,她捧着册子看了两页,不由问:“陛下选嫔妃,难道就不看看样貌?”

沈邵闻言,握着手中笔,用笔尾轻轻抬起永嘉的下颚,他似审视打量片刻:“论样貌,何人比得过阿姐,朕有你,足矣。”

永嘉望着沈邵眼下的笑意,怀中一沉。

他如此说,倒是当真打算将她囚在宫里一辈子吗?

她原以为,日日月月下去,沈邵很快会腻烦,放了她,可如今看来,她似乎不能只等着他玩腻的那一日,她必须要再想办法,尽快离开他。

沈邵见永嘉出神,放下手中的笔,将她扯到怀里来:“心不在焉的想什么?朕夸你,不知谢恩吗?”

永嘉回过神,闻言讷讷的道了句:“多谢陛下…”

沈邵被她逗笑了,他拿过她手中的名册,翻开第一页:“猜一猜,朕要选谁,猜对赏你,猜错了罚…”

沈邵中意的几个秀女,几乎都是从世家大族中挑选的,与择后不同,这几名秀女不仅家世显赫,父兄皆是高官,掌权的掌权,掌兵的掌兵,文武对半,各挑选了四名,皇后当日又择了几位貌美的,林林总总,共十余位。

进了四妃六嫔,余下封美人,沈邵的后宫一下子热闹起来。

永嘉原以为,新人进宫,她总会空闲几日,她已许久未出宫看望母妃,却不想沈邵仍日日宿在御门。

时日一长,不知从哪传出来,说陛下常不进后宫,是因在御门金屋藏娇。

这日沈邵下朝,终于与永嘉说:“你出宫两日。”

永嘉心猜应是与最近的流言有关,但她并未多言询问,听见沈邵放她,立刻收拾好,乘小轿离宫。

永嘉入宫近有月余,姜尚宫在宫外心急如焚,她听闻宋思楼被宋家人抓了,绑去官府,下了狱,只怕会连累到宫内的永嘉,偏她如何也进不了皇宫。

如今见永嘉毫发无损的回来,姜尚宫悬着的一颗心才算落地。

“殿下进宫这阵子,太妃念了殿下许多次,奴婢都寻理由搪塞过去,殿下明日去行宫看看太妃吧,奴婢只怕时日长了,太妃娘娘会起疑。”

“今日便去。”永嘉换了件衣裳:“教人备车,我们这几日都住在行宫,多陪陪母妃。”

宫里如今谣言四起,沈邵平息也要许久,想来这一阵子都不会再召见她。她要趁着这段空隙,想一想如何才能逃出京城,如何才能让她们一家人彻底摆脱他的控制。

***

沈邵幸了个花房的宫女,将人调至御前伺候。

消息很快传遍六宫,许多嫔妃借请安之名,前来窥视,就连皇后也曾来过。

众人瞧见那宫女,果然生了副花容月貌,若仔细看,那眉眼间竟还有几分像永嘉长公主。

宫女却有几分不俗姿色,难怪会迷得陛下整月不进后宫。

白毓晚从御门回淑华宫,入门时,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了,幸而被身边的女侍扶住:“皇后娘娘当心。”

白毓晚拖着脚步走到凤位前落坐,似是失魂落魄的坐了好一阵子。

“原来那日在弄玉堂的人便是她吗?”白毓晚兀自呢喃:“也难怪…肯被陛下那般相待的,也就只能是这样不入流之辈,若是世家贵女,怕也要自尽了事了…”

“那是个下-贱货色,娘娘不必放在心上。”皇后的陪嫁嬷嬷瞧着徒然伤感的主子,在旁劝慰:“您是陛下的妻,陛下最是看重您,那等玩物之流,等陛下过阵子腻了,还不是任您拿捏。”

永嘉在行宫住了五日,长公主府来人请她回去,暗说皇宫中来人了。

永嘉没料到沈邵这么快便将她召回去,他是当真一点都不肯顾忌流言蜚语,还是觉得,这些流言蜚语伤不到他身上,所以才毫无顾忌。

也是,日后若有她与他事败露之时,他只需一纸诏书,戳破她的身份,便可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独留她受着千夫所指便好。

永嘉是怀着怒进宫的,可她面对沈邵,即便再怒也要忍着。

入了御门,外殿不见沈邵,她穿过廊道,朝内殿去,行到门前时,脚步忽然一顿。

内殿里,除了沈邵,还有一道身影,正跪在地上侍奉沈邵穿鞋。

他瞧见她,朝她招手,教她进来。

永嘉走到小榻旁,在沈邵对面坐下,她看着他身前的宫女,看身影倒是陌生,似乎不像是御前的人。

“见过长公主。”沈邵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