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6/6页)

其中多少辛酸,已是不足为外人道。

伏寿淡淡一笑,道:“远别以后,臣时常想念万年长公主与蔡琰先生。从前也时有通信,近来听说万年长公主病了,臣为之悬心。陛下可有最新的消息?”

刘协道:“朕看过脉案了,皇姐只是偶感风寒,倒不严重,劳你挂心了。”又道:“吴地风光与中原不同,春景犹盛。以后若有机会,朕带皇姐与蔡先生等人同来,你们就可以一同赏玩春光了。”

“真的吗?”在这一刹那,伏寿流露出一点少女的娇憨,又转瞬敛去,想到了沉重的现实——皇帝说的机会,要等多少年呢?

刘协又道:“若是你想回长安与她们相见,朕也可以安排。”

伏寿垂眸,看向自己的小腹,道:“臣如今却是走不得。”她这话是一语双关,既是因为有孕,也是因为吴地如今的形势。她此时走了容易,等到回来的时候,还有她的位置吗?

刘协见她有这等觉悟,便知其心可用,因道:“朕有一事相询,还请如实相告。”

伏寿一笑,道:“陛下请讲。”她清楚,这才是正题来了。

“吴侯孙权最烦恼之事,你可知道是什么?”刘协问道:“又或者说,整个吴地当下最犯难的事情,是什么?”

此处的“整个吴地”,自然说的就是张昭、周瑜为首的文武官员与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伏寿微微一笑。她虽然不清楚内情,但却知道朝廷在各地都有眼线。就算吴地比别处偏远些,皇帝问的这一题,他也该自己知道答案的;但是如今来问她,显然不只是为了答案,而是为了拉她为同盟。

伏寿迎着皇帝的目光,给出了她的答案,“吴地之痛,在于山越。”此时的吴地,生民中耕种纳税的只有一半人,还有一半是依据山水之险、聚居成众的山越族人。这些山越族人,凶悍无比,不纳赋税,还要时时侵扰郡县。

真实历史上,孙权光是平定这些山越族人,就花费了整整八年时间。

刘协一笑,又道:“那以江东长公主之见,吴地哪些人可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