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世界编号:2(第2/3页)

郑照用了很久,久到他觉得千年风霜已过,身心全付出去了,才赋予这支梅花簪。

佳士得拍卖行二楼,经理人震惊的看着眼前的杰作,过了将近十多分钟,才抬起头看向郑照,激动的说道:“郑照先生,您把这枝梅花交给我们拍卖真是明智的选择!”

美,从来都是共通的。

郑照道:“我只是想帮它找个足够珍惜它的人。”不花钱的东西没人会珍惜,越贵的东西越有人珍惜。

“我明白的。”经理人点头把盒子合上,脸上呈现出纠结,过了一会儿他问道,“郑照先生,这发簪是C国人用的比较多,能否将这枝梅花改为胸针拍卖?您不需要改动什么,只是换个名字罢了。”

创作是他的事情,拍卖则是别人的事,郑照没有反对。

腊月十三,正是梅花开放的季节,梅花做为压轴拍卖品出场,是再合时宜不过的事情了。

“这枚梅花胸针,是青年艺术家郑照先生的得意之作。”拍卖师介绍着展品情况,随着他的介绍场内的惊叹声越来越多,郑照已经分不清是说他家世的时候最高,还是说他就是鸟群前贝斯手的呼声最高。

“七千二十万!还有应价的吗?”拍卖师话音落地,会场内的竞拍者就齐刷刷的举起牌子。

听着价格不断上涨,郑照越发觉得无聊了,几乎所有人都说这枚胸针好看,所有人都想要这枚胸针,好像这枚胸针理应被追逐一样。他们真的喜欢这枚胸针吗?还是他们只是想要拿出去炫耀?人们在追逐这枚胸针的时候,究竟在追逐什么?

“一亿五千万!”拍卖行最终落锤。

周围的人不断过来恭喜他,郑照闷得几乎喘不出来气,他应付着人群,努力适应着吹捧之词,却还是难以忍受。

“郑照先生!”人们愕然的看着郑照转身离去,然后低声议论着他的高傲。但只有郑照自己知道,他是落荒而逃了,他此刻已经溃不成军。

走出拍卖行的大门,门外是闪光灯和拿着话筒的记者。郑照看着记者,记者也在看着郑照,看着眼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神色有些冷淡,衬衫外侧的金属袖箍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一眼惊艳。

惊艳片刻,记者们回神了,对郑照发起迅猛攻势。

“郑照先生,根据佳士得拍卖行的记录,您是第一个活着看见自己珠宝作品被拍卖到一亿的,请问您有什么感想?”

“郑照先生,以往被拍卖到高价位的首饰不是因为自身镶嵌的珠宝,要不就是古董的历史价值和名人效应,您的珠宝作品采用的材料都很普通,拍卖到这个价格,您是不是也有些意外?”

“郑照先生,您的珠宝制作一直采用工作室预约方式。经过这次拍卖后,几乎全球的人都知道了您。您的早期作品最近也在不断的升值,还有更多人就够无门。请问您是否有创立品牌的意愿?”

郑照耳朵嗡嗡,抬起手臂遮住白光,眼前模糊一片,这些天他究竟在做什么?

“梅花,它不是胸针,它是发簪。”

声如蚊呐,耳聪目明的记者们却听得清楚,他们眼睛一亮,都知道自己捕获了大新闻,更是争先恐后的向郑照提问。

“郑照先生,您说梅花本来不是胸针,而是发簪对吗?请问这个修改是您自己做的改动,还是拍卖行的要求?”

“郑照先生,您现在把这个改动说出来是因为您后悔了吗?对于已经拍下梅花的客人来说,梅花瞬间从一个完美无瑕的作品变成了被设计师遗憾后悔的作品,这是不是一个犹如惊天霹雳的打击?您准备如何解决这个事情?”

“郑照先生,你在媒体公开场合说这件事,是不是为了呼吁商业远离艺术?您对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如何看待?有人说艺术是基于商业之上的产物,您赞同吗?”

郑照站在原地,抿紧了双唇,看着记者们一言不发。

记者们被他盯得心虚了,可是没有退一步,饭碗最重要,他们连标题都想好了。震惊,青年艺术家竟然在世界最大拍卖行门口哭诉自己被强迫的遭遇!

郑照见此回头看了眼门口的安保人员,对记者们说道:“请各位不要拥堵在门口,免得有窃贼混入。”

记者们看看安保,又看看郑照,拍卖行是有规矩的,他们不情不愿的给他让出一条路。

郑照坐车回到了冷清仓库,坐在车床边上看了好久才回到床上,深沉梦境中浮现了罗德岛设计学院开学的第一堂课。

自行车车座和车把手变成了公牛的头,毕加索利用“非艺术”的材料和手段反抗消费主义,阻碍作品的可消费性,防止自己的艺术溃变为商品价值,这就是现代主义,用艺术证明艺术,用纯粹的艺术保证艺术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