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三更合一】 疯狂在江……(第6/7页)

没别的事交代,就一条:帮他寻几个清幽小院买下来,不拘大的,就要那种一家五六口人住的小院,靠水最好。

钟谚青拿到信后,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虽不清楚盛言楚买这么多宅院要做什么,但还是照办了下来。

江南府是鱼水之乡,中人手里的宅院大部分都是盛言楚所说的那等适合一家人住的一进或是两进的小宅子,所以买起来十分容易。

钟谚青一口气择了五栋靠水的宅院买了下来,写信告知盛言楚,不成想盛言楚却说不够。

钟谚青看到信后傻了眼:“楚哥儿一家,连带上娘家几个舅舅,这么多人住也够了啊,咋还要买?”

而且是越多越好。

偶尔来钟家探看孩子的陶娘子和封定海见钟谚青又开始在城里城外疯狂买宅子,两人抽空问了一嘴,这才知道一切都是盛言楚安排的。

盛言楚在信中还劝钟谚青若有存银也去买点宅子囤着,对,盛言楚用的是囤,可把钟谚言唬得一愣一愣的。

这年头有钱人家买宅子就跟买菜一样么?

不管怎么说,钟谚青至少听了进去,帮盛言楚代买时,自己也掏出家底买了两栋。

封定海颠了颠怀中的小长生,咬咬牙对陶娘子道:“恩公是做官的人,他总不会乱来的,这般买宅子定有缘故,不若咱们家也——”

陶娘子有些犹豫,这几年在江南府打拼,他们倒也挣了些银子,只儿子小长生额头上的鱼鳞还没全部去掉,她的想法是攒银子给儿子治病最重要。

封定海想得长远:“左右拔鱼鳞的大夫还没寻到,银子放那也是生灰,还是买宅子吧,真不碰巧转头遇上好大夫了,到时候咱们再将宅子卖掉便是。”

陶娘子想了想,点头应允。

就这样,封定海学着钟谚青买宅子的行径,也去中人那购进一套一进的小宅院。

说来也是走运,中人见钟谚青一口气买下十来套宅子,便给了优惠,封定海跟在后边沾光,以便宜三成的价钱买了下来。

-

十二月初,詹全带领的大军越过雪路终于回到京城,与大军一并进京的还有乡试考中的举人们。

京城的冬天就没有不下雪的日子,临近年底,京城的雪下得越发的大,自从老皇帝病倒昏了后,整个朝堂似乎的都陷进了低迷状态。

五皇子和老皇帝在御书房大吵一架后,盛言楚本以为以五皇子会跟老皇帝翻脸,毕竟不管是有关生母之死还是自身中毒,都是不可忍的事,可惜让盛言楚失望了,五皇子并没有再和老皇帝红脸,好似那晚和老皇帝吵架的并不是五皇子本人。

朝中有五皇子监国,倒也没出什么不妥的大事,解南域毒水的药也如期一车一车的往南域拉,当然了,此事得悄悄办。

老皇帝终究是帝王,得给帝王留面子,若光明正大的将解药运进南域,着实打老皇帝的脸。

不管是作为臣子的盛言楚等人还是身为未来新帝的五皇子,都不能强行让老皇帝承认下毒这件事。

所以这件事只能到此为止。

五皇子铆足了劲要当好新帝,监国这段日子整颗心都落在朝事上,五皇子是年轻人,手段和胆子都比老皇帝要大,因而这段时日可把朝官们累苦了。

五皇子清楚总是给百官施压不是办法,便在盛言楚等人疲累不行时,开始给他们尝甜头。

常年和盛言楚等年轻人打交道的五皇子深知做官的人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除了荣华富贵,便是能多一些休沐的时间,故而七八日一休的上朝制度在五皇子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六日两休。

这法子是盛言楚提出来的,嘉和朝每月天数有三十天,可以排五个轮回,朝廷各衙门可以根据一月五轮回的点卯休沐作息安置衙门的人。

此政令一下达,各衙们开始实行轮班制,很多冗官的衙门该裁撤的裁撤,人手不够的衙门则从别处调匀或是直接从国子监赤忠馆调优监生过来。

今年国子监赤忠馆肆业的学生并不多,祭酒大人便向吏部投放了其他几馆的学生。

梁杭云和王永年因平时的出色表现得以从国子监跳出来进入六部做事,不过这两人和赤忠馆肆业的学生不同,这两人因没有办理肆业手续,照旧能参与下年的乡试。

盛言楚从梁杭云那得知王永年去了吏部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自打那回狠狠的羞辱了一通王永年后,他就再也没见过王永年,偶尔从梁杭云那听到一些事,只知道王永年回去后,似乎化刺激和悲愤为动力,一心扎进了学习中。

王永年是好是坏他不关心,只要王永年不缠着月惊鸿,假以时日,王永年若真的如他当日所言登阁拜相,他觉得他也许会放下成见恭喜王永年,前提是,王永年能做到像现在这样不去打扰月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