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过渡章 。(第2/2页)

忘了说,后进宫的那乌雅氏生了一个公主,不过生下来便体弱多病,没过半岁便夭折了,童瑶不免有些唏嘘,她没有动手,其他后妃基本也能确定并没有下毒手,童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并不存在这个历史中,所以,哪怕能够出生却也没能活下去。

大阿哥出行是带着家眷的,妾室倒是没带,只带了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大阿哥娶嫡福晋是在康熙二十六年春天的时候,嫡福晋出自伊尔根觉罗氏,也是大家氏族,至少惠妃看起来是比较满意这个儿媳妇的家世的。

太子也有十六岁了,房里也被康熙赐的有伺候的人,但是太子妃的人选却是迟迟没有定下来,大阿哥大婚时也不过十五岁,这让惠妃有点儿开心。

其实童瑶不太明白她在开心什么,难道她会以为康熙迟迟没有给太子娶太子妃是因为不喜欢太子的缘故吗?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这太子妃就是将来的一国之母,康熙怎么可能不好好挑选,哪那么容易就定了下来,你以为给一般的儿子挑媳妇?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更加的能看出,康熙对待太子和其他儿子都是不同的,哪怕作为长子的大阿哥,也是比不过太子的。

三阿哥还不满十四岁,所以也还没有娶福晋,但是房里已经有两个格格了,这还是荣妃挑好了人送过去的。

童瑶哆嗦一下,她之前还想过在这方面给胤禛拖后面一点儿,等他再大一些再说,可是在她不着痕迹的试探康熙的态度后发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大多数皇子阿哥基本上都是十五六岁就大婚,甚少有超过十八岁的,当然,太子是个例外。

而除了娶嫡福晋外,前两年必须有教导人事的格格,也就是侍妾,总得教会这些事不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那是童瑶第一次认识到,在这古代,她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天真,她不可能阻止的了康熙的想法,所以,她只能告诫胤禛少去,不要沉迷于女色。

胤禛以下的几个阿哥都带过去,去避暑山庄没有去木兰围场那么辛苦,所以小阿哥们都被带过去,哪怕是十四阿哥也去。

太后自从太皇太后去世以后便是深居简出,康熙像是把对太皇太后的思念和孝顺转移到太后身上一样,母子二人的感情也在太后太后去世后好了起来。

去避暑山庄的事自然也不会少了太后,苏麻喇姑倒是也叫了,不过她不愿意去,如果说去避暑山庄,她更愿意去太皇太后的陵墓那儿陪着太皇太后。

三天后,大部队人马跟在康熙的圣驾后面朝避暑山庄而去,胤禛算是一个小大人了,因此没有同童瑶一起坐在马车里,而是和太子,大阿哥,三阿哥三人一块儿骑马,走成一排,几人有说有笑,胤禛说的少,不过也很认真的听着三位哥哥说话,时不时也会回应一番。

看着这么兄友弟恭的一幕,童瑶的心微微的揪着,这岁月静好的模样,怎么也看不出以后会为了那个位置而斗的你死我活的模样。

听说历史上的雍正是累死在桌案上的,童瑶不清楚这个说法是真还是假,但是大多数的评论都是雍正是个兢兢业业,勤政爱民的皇帝,她其实并不是很希望胤禛登上皇位。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帝王永远都是孤独的,连个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这后宫谁都惧怕康熙,都讨好康熙吧?

可是真正在意康熙的又有几个人呢?能让康熙推心置腹说心里话的,又有几个人呢?

所以,皇帝是个苦差事,至少在童瑶看来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这一切还都要以胤禛的意愿为主,目前来看,太子还好好的,而且兄友弟恭又礼贤下士,不愧是康熙培养出来的储君人选,胤禛也还没有生出那种心思来。

如果说以后,当太子不再得人心的时候,胤禛若是想要那个位置,她这个当额娘的人绝对不会阻拦,她会尽她的所有来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