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只要操作足够骚……(第2/3页)

她在白案这一块会的不多,之所以会做桂花糕,还是以前看小说那会儿,桂花糕在所有小说中出镜率太高了。

她一时好奇,就自己在网上找了教程捣鼓,做出来倒也像那么回事。

姜言意进了厨房,把籼米粉和糯米粉倒进盆子里混匀。

做桂花糕主要是用籼米粉,这样口感才不粘糊。加点糯米粉只是为了增添黏性,让做出来的糕点不至于一碰就散了。

桂花糕做法精细,在用水上也讲究。用牛乳为最佳,没有牛乳用豆浆替代也成,直接用清水的话,味道会稍微欠一点。

姜言意初来乍到,新鲜牛乳不知去哪里买,为了做个糕点哼哧哼哧用石墨磨豆子煮浆她又嫌麻烦,便让秋葵去外边看看,有没有卖朝食的摊子有卖豆浆的,买些回来。

秋葵出门没多久就端回来两大碗豆浆,姜言意只用了一些,剩下的豆浆她打算一会儿炸两根油条陪着当早点吃。

做桂花糕,米面的这个“潮”度讲究,水多了黏糊,水少了桂花糕蒸出来就是散的,不成型。得达到用手一捏,米面就团吧在一起,一掰它又能全散开的潮度才行。

做完这一步,姜言意用面箩把米面筛了一遍,这样做出来口感才松软。筛完拿湿帕子盖上饧一会儿。

她让秋葵生了火,热锅炒馅儿,姜言意打算有馅儿的和实心的桂花糕都做一些。有馅儿的馅料用的是花生粉和红豆沙。

为啥用豆沙馅?因为糖太贵了,姜言意觉着肉疼。

她把花生粉下锅用小火炒香,舀起来后立马混进干桂花和豆沙拌匀,桂花被炒热的花生粉一裹,香味瞬间迸了出来。姜言意加了点大油添香润色,据说这类传统点心,不加大油就没那味儿。

秋葵趴在灶台边上香得直吸鼻子:“我现在觉得桂花糕才是天下第一好吃的糕,南瓜饼只能排第二了。”

姜言意笑眯眯道:“改天给你做枣泥糕。”

秋葵馋得快哭了:“花花,我们直接开个糕饼店吧!”

姜言意被她逗乐了。

她把饧好的米面在模具里浅铺一层,撒上干桂花后又铺一层粉,这把馅儿铺上去,上边又是一层米面一层干桂花,用铲子压平后上蒸笼蒸。

可算是完工了!

姜言意顺带揉面炸了两根油条,跟秋葵一人一根下着豆浆吃完算是解决了早饭。

*

桂花糕出锅,姜言意取下模具切块儿装盘,给临近的几家各送了一盘过去。

街坊邻居们先前听说赵大宝的胭脂铺子被人盘下来了,但新来的佃户深居简出的,她们都还没见过。

今日瞧见是个模样生得标志、做事又干练的年轻娘子,初次见面就给她们送糕点,旁的不说,为人处世这一点是真的周到,瞬间对姜言意有了好印象。

姜言意回去的时候,食盒里塞满了邻居的回礼。

这是个不错的开端,她心里高兴,走路时步子都轻快了不少。

最后那一大盘子是拿去给都护府的。

姜言意敲开都护府狮首衔环的红漆大门,递上那盘桂花糕说明来意,门房收下后说会禀给府上的主子。

也是赶巧,姜言意前脚刚回去,封朔后脚就策马到了家门口。

他在街口处就瞧见了姜言意从自家府门前离开,想起自己今晨不仅没捡走掉进她院子里的石榴,还刻意摘了两个给她,心底莫名地像是有只猫爪子在挠,迫切地想知道她是过来干嘛的。

进了府门,他第一件事就是问门房:“隔壁铺子的厨娘方才来过?”

门房被问得一愣,回归神来后赶紧把姜言意送桂花糕的事情说了:“那姑娘说,咱们西跨院那边的石榴树昨晚被风刮了两个石榴下去,故此特意做了盘糕点送来。”

封朔深色的眸子微微一亮,问:“糕点呢?”

门房才进屋,封朔就驾马到了府门口,糕点自是还没送走。

他给封朔开门时顺带把糕点放旁边的耳房里了,眼下一听封朔问起,赶紧去端了出来。

心下却微微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事禀给管家,让管家知道这份人情便是了,怎料封朔似乎对此事颇为上心。

门房想到那送糕点的小娘子生得一副好颜色,心中隐隐有了个猜测,暗道以后若是碰上那小娘子的事,可得机灵着点。

封朔端着那一大盘桂花糕大步流星往西跨院那边去,一夜未眠的疲惫在此刻消散了些许。

西跨院跟姜言意的院子只有一墙之隔,他在这里味觉能恢复个九成左右。

他坐在亭子里吃糕点,盘中的桂花糕切成了好看的菱形方块,上面星星点点缀着干桂花,入口松软,中间的馅儿香甜软腻。

是他从前还未失去味觉前吃过的桂花糕的味道。

或许是甜食能让人放松,这一刻他眉眼间退去了凌厉,神情甚至有几分惘然。精致的眼睫半垂,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轻轻浮动,嘴角勾起的是一个微苦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