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4页)

这,这是谁拍摄的?

华人主演,应该是国产,但是所用到的技术,王和笙都看傻了。

他从未看过有人能将剪辑完成得如此有冲击感,而且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抽取重要段落剪切?这简直就是一个颠覆!

在国外,剪辑艺术已经开始发展,而在国内,剪辑是什么?就是一张桌子,一个放大镜,一把剪刀。知道一秒的胶片是多长了吗?好了,可以开始剪了。

很多就硬剪,硬转场。

别说在现在了,就是几十年以后,华夏都大有不重视剪辑的现象。

在很多人眼里,剪辑就是把没拍好的部分剪掉,将镜头拼接起来。

但是在这短短十几秒里,王和笙就看到了用剪辑重构的时空故事,看到了镜头切换构成的节奏感与冲击力,简直目不暇接……

甚至,在有声影片、无声影片孰优孰劣仍存在争吵的时刻,在这里,王和笙体会到了声音蒙太奇的魅力。

王和笙:也许你们普通人看到这种镜头,会被画面冲击到。其实在我们专业人士眼里……这种冲击更大啊啊啊!

这是彻头彻尾的炫技,所有人完全能够体会到纪霜雨拍摄短片的初心——向书妄言这样的外行观看者证明,没有人比我更懂技术。

太美了!

光影,声乐,画面的流淌,场景的奇妙转换,流畅的节奏……所有这些新奇的感受,衬托出两位一古一今的女演员,烘托出那支钢笔的特殊之处。

直到最后一行字幕打出来,才有人慢半拍感慨,一如所有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我的天,这是……广告?”

广告。

我们华夏什么时候这么奢侈了,动用这样的设备、技术、演员,拍摄一支银幕广告。不太懂的人总觉得,这个花费应该很高吧?毕竟,比那些西洋投资十几万的巨片看起来还过瘾。

“你们看到没,最后那字儿还变化了,真乃影戏魔术也!还那画面从笔尖一转,我都看呆了。不知怎么的,现在心跳得还有些快。”

“是金仙和林寻芳呀,我的天爷,两位大美人一起拍摄,简直不知更喜欢谁了……”

“她们用的这寒星钢笔可以到哪里买??”

“哎,等等,又有字幕了,导演……纪霜雨?”

影院内一片哗然,居然是纪霜雨拍摄的。

这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纪霜雨的书法人尽皆知,他亦是《绝色》和《洛阳春》的导演。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纪霜雨还精通拍摄……不是,这种人才到底为什么不是沪上的??他怎么就从京城,从旧剧出名呢??

王和笙更是猛然想到,公司曾经让他拒绝了魏可声、纪霜雨等新旧剧人士要牵头办的戏剧大学,当时他自己也根本没犹豫,毕竟,那二位都非影戏界的。学校影戏专业空空如也地来招人……两边学校他必然只顾得上一边啊,用脚想都知道怎么选。

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再放一遍!!”

王和笙站起来冲着工作人员高喊。

他有些激动,因为闭目养神,他并未从最开头看起,而且信息量实在太大,有太多值得他琢磨的概念了。

他甚至想到,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技术,去拍摄真正的故事片……

其他观众也被提醒了一般,看着又开始播放医药广告的屏幕,大声喊起来:“没错,再放一遍刚才的影片!”

“我还要再看一次!”

他们浑然忘了那只是一个广告,甚至没有讲述一个起承转合具备的故事——这又怎么样,比起很多影戏,它也更有观看性啦,多美啊!

即便纪霜雨是按着广告来打造的,但出现这种当成观赏性短片欣赏情况,还是必然的。好在,大家虽然被画面吸引,但也都把寒星钢笔四个字记在心底了。

往日大家不骂广告就好了,今日反倒要求再放一遍,其中还包括他们公司的导演。

这位放映员不止不想对抗群情激动,他自己,也想再看一遍!

足足观看了六遍广告,仍有观众意犹未尽,可是此时,正片《鸳鸯戏梦》已经要上演啦。

可是,谁又在乎呢。

但和方才所看的短片比起来,此片简直是平庸乏味到极致,往常能看得津津有味,今日来看,却倍感拖沓,身心尚沉浸在之前的刺激中,对观看的一切,毫无反应。

明明是新片,内容平心而论也不错,可就是……寡淡,在看完寒星钢笔的广告后,这玩意儿简直味同嚼蜡。

王和笙只觉索然无味,站起来向外走去,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才能找到纪霜雨?纪霜雨他们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我要怎样才能入学?

可有赖沪上报界的记者们,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纪霜雨,刚刚离开沪上!

……

相似的情景,发生在这一天沪上的大小影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