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手遮天(第3/4页)

李珣意味深长道:“人言可畏,当初既然立了牌坊,明面上怎么都得去守那贞节的。”

老陈不再说话。

回去后李珣好好地休息了两天,这下是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日子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不管他的地位多稳固,仍旧像老干部一样两点一线,雷都打不动。

不骄不躁,四平八稳。

待到中秋时,江都那边传来消息,燕王余孽尽数斩杀。

朝廷派了新的官吏下去治理。

李珣真正的做到了一手遮天,皇帝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傀儡。

而郭太后自那天晚上被薛义的头颅吓晕后,从此一病不起,没隔多久也抑郁而终。

皇帝更落寞了。

整个宫里就只有他孤零零一人,他愈发觉得这深宫是一头吃人的怪兽。

深秋时满园枯黄,宫里头的秋是萧瑟寂寥的,晋王府的秋同样如此。

好在是有林秋曼增添了几分趣味,秋冬适合进补,吃热腾腾的锅子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李珣近来不沾荤腥,皆吃素食。

二人仿佛又回到了朱家院那段时光。

林秋曼说她昨儿又接了一桩休妻案,李珣认真倾听,时不时点评两句。

往日他会问她什么时候进府,现在一概不提,目前二人的相处是非常融洽的,她自在,他也不折腾。

一个不说娶,一个不说嫁,就这么细水流长。

遗憾的是,这份细水流长并未持续多久就被打破了,因为隔壁大周使臣来讨要进贡,今年他们还没送过去。

说起这份进贡,陈国人无不咬牙切齿。

那是一场耻辱。

在武帝继位之初,大陈内忧外患,内部党同伐异,外部北獠人年年进犯,大周虎视眈眈。

最糟糕的时候北獠疯狂侵吞大陈领土,夺取大陈三十二座城池,直到一道天险曲河侥幸阻止了北獠进犯。

华阳也是在那个时候被送去和亲稳固双方关系的。

一去便是十五年。

当时有大周在旁牵制,北獠不敢再深入大陈腹地,双方便这么僵持下来。

后来武帝清除异己,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大陈便在艰难中重新屹立起来。

遗憾的是他未能亲自去接女儿回家,便过早崩逝。

接华阳回家与图大周,是他未完的遗愿。

所幸在他的勤勉下,后代们不负众望,终与北獠血战,将整个异族斩尽杀绝,彻底免除后患。

接华阳回京时李珣刚好十八岁。

当时害怕大周趁火打劫,大陈迫不得已与大周签订进贡协议,稳固双方关系,整整二十年。

以那时的眼光来看,用二十年的债务来换取三十二座城池是值得的。

那一仗打得异常艰难,北獠人出了名的凶悍,如狼似虎,李珣差点没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这也是大周隔岸观火的原因,他们宁愿跟陈国人正面刚,也不愿跟北獠人交手,因为太凶悍。

血战后,大陈年年上供。

锦缎,马匹,珠宝与美人把大周滋养得膘肥体壮。

今年陈国人怠慢了债主,大周派使臣来讨债了。

若是按照往年,大陈必定得乖乖送上贡品,可是今年李珣却不想干了。

燕王已除,国中已无人能阻止他为所欲为。

宋致远心事重重,端起茶碗道:“听说大周使臣不日便进京了。”

李珣“唔”了一声。

宋致远试探问:“五郎是怎么想的?”

李珣淡淡道:“我能怎么想,问问姜阁老他们那帮人吧。”

第二天休沐,晋王党羽全都聚集到一块儿,有英国公,姜阁老,户部王尚书,兵部,军器监,平阳侯等,共计十六人。

其中英国公和姜阁老这些人全都是当初跟着武帝一路干下来的老油条,他们能跟李珣厮混到一起,皆是因为他的抱负跟武帝是重合的,图大周。

图大周。

也是这帮老人的心愿。

李珣坐在榻上,手持赤红念珠,缓缓说道:“明日大周使臣便入京来讨债了,王尚书,你可替他们准备好了?”

王尚书不痛快道:“国库银子倒是满的,就是白使给他们不舒服。”

李珣抿嘴笑,“反正都给习惯了。”

英国公不高兴道:“依我看,给什么银子,直接干-他娘的!”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姜阁老道:“殿下是怎么想的?”

李珣抱手道:“我就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英国公:“这一仗迟早都要打,我年纪大了打不动,二郎和三郎年轻,能替我去。”

平阳侯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裴公你舍得?”

英国公:“怎么舍不得,我们裴家的功名皆是从战场上得来的,世袭就只有一个,想要前程,就得靠自个儿去挣。”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就打和不打分析了一遍。

李珣也不表达看法,就任由他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