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艰难险阻(第2/3页)

同时,由于新型冷冻仓结构稳定,体积较小,便于集中安置,大量人口进入冷冻状态后,舰队里的生活空间变得大为富足,又进一步加快了新一代远航人的培养速度。

舰队领导层里甚至有激进派提出,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舰队可以利用大型舰船的富余生产力制造更多模块化的,只储备冷冻仓的拼接式飞船,进一步扩大舰队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再加强从曲率空间中吸收实能颗粒的能量吸收器的数量与性能,那么等到抵达银心时,原有的1.5亿人将会膨胀为一支百亿人的大军!

到那时候,这百亿大军人手一台装甲,且不论单兵能力几何,光想想这数量就足以令人激动。

百亿战甲再辅佐以数百亿乃至于千亿万亿的智能作战单位,这一支特种远征军将会变成投鞭断江的浩浩荡荡的主力部队。

不得不说,这位激进派描绘的未来十分诱人,秦光也差点动了心。

但秦光思量再三,决定以兵不在多而在精的理由暂且压制激进派的提案,只同意适当加快新人类的人口扩张规模。

到2850年,已有共计七千万人进入冷冻仓,其中绝大多数为当初首批登上舰队的老一辈。

少部分则包含新的顶峰战士、超级科学家、天才舰长等等新兴人才。

与此同时,秦光又与重新苏醒一年后的艾默生联合通过了一条新的法案。

为了满足制造和维持更多冷冻仓的物料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提前备战银心战斗,舰队将会在绝大部分非科学实验室区域关闭重力模拟器,一是让现有人口逐步适应无重力生活,二是为了在无重力条件下培养新一代的太空战士。

放弃重力不代表放弃体能,舰队将会在无重力条件下加强体能训练,以达到关键时刻全民皆兵的效果。

以地球人原有的体质,在无重力条件下,生理机能不适应太空环境,血小板很难准确定位破损血管,一些轻微的内出血都很容易扩散成严重伤势。

虽然个人医疗助手可以适当克制这种现象,但人体机能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话,一旦能量供应不足,亦或是进入激烈交战状态,医疗助手反应变慢,这点细微的差距都会极大程度的压制士兵的战斗力。

按照艾默生的估计,剩余的一百五十年时间,足够让老一辈的人体在快速进化中适应无重力条件,人脑会录入新的信息,变成比个人医疗助手更精密的机器,并且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新的酶。

一旦人体感应到内出血,无需大脑做出判断,肌体组织细胞会迅速分泌新酶。这种新酶无需重力协助定位,而是会跟随化学键的引导,像电池中从负极流向正极的电子一样,快速扑向伤口,并与血红细胞结合,发生膨化反应,再沉降、凝结,将伤口快速封闭,以起到自我急救的效果。

这种新型凝血酶的机理,只是长时间翱翔于无重力曲率空间里的太空人类进化的其中一个方向。

人体内还会诞生多达数千种重力状态下不具备的新酶,细胞组织相互间的关系,神经元的排列结构,乃至于神经信号的传递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巨大的改变无处不在,就像同样排水量的内陆船与远洋船在结构上也会有巨大区别一样。

时间走到2870年,当无重力下的第二代新人逐渐成年时,三代人类的体型差异显现出来了。

分别来自不同星系,依托于不同恒星稳定量子常数的第一代人类体型相对较为矮小。

诞生在太空中,并在重力条件下成年的第二代新人类体型稍微高大一些。

第三代人类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高大的人身高很轻易便突破三米,矮小的确仅有0.5米。

不同的体型倾向代表着这一代人的天赋差异,通常体型高大的人都具有庞大的大脑,科学潜能较高。

体型矮小的人则拥有更高的骨密度和肌肉凝实度,以及更好的生理快速反应能力,相对较小的大脑中将绝大部分天赋都分配到了战斗能力上,这些人是天生的装甲战士,天赋比当初的钢骨战士还略胜一筹。

此时,三代人类累加起来的总人口数量超过了四亿。

其中七千万第一代人类正在沉睡,还有七千万名第一代人类在各部门身居要职,并且基本都等待着轮值。

第二代人类的数量则有一亿四千万人,第三代有一亿六千万人。

秦光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手上拿着一份绝密报告。

这份报告令他略感头疼。

经过舰队携带的繁星子体常年观察与分析,发现三代人类间产生了一些问题。

此时舰队距离帝国边疆已经超过九千光年,虽然长期呆在曲率空间内,但与外界原三维空间里的宇宙常数规则多少有些联系,人体自己会告诉自己,外部环境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