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人体冷冻技术

在心里没有期待时,童玲对老去这事毫无认知,根本无所谓。

她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

但她深知战士的宿命就是战死沙场。

现在的她变了。

她将其视为贪婪,并且这种贪婪很难得到满足。

她只能将妄想深藏心底。

2805年,童玲以无名舰队总教官的身份参与到舰队最高层会议里时,情况出现了变化。

“三天前,我们收到了帝国指挥部打包发送过来的一段最新科研成果整合包。其实这种整合包我们过去每年都会收到数次次,但这一次的情况却有些特别,对我们很重要。”

端坐在主持台上的秦光尽力克制着自己,试图用更平静的语气来讲述事实。

但人们却依然从他略微颤抖的语气里听出些不一样的味道。

出大事了。

“这项新技术的名字,叫人体冷冻技术。”

果然,秦光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

在之前的远征计划中,关于最终的作战指令是这样计划的。

以秦光为首的指挥序列和以童玲为首的战斗序列成员,都不能活到抵达目的地那天。

所以在真正的最终战爆发时,飞船上的主要战斗力将经过至少一代的繁衍。

最后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首先将取决于近三百年的远航中人类能得到多大的科技突破,以及以无名舰队的现有资源又能转化出多少成果。

第二,同样也要取决与舰队里现有的一亿五千万人能培养出多优秀的继承者,在这近三百年的远航中,舰队又能累积出多少个优秀的指挥官与战斗人员。

这是一场注定要纵跨至少两代人的远征。

在童玲爆发潜力之前,这个计划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舰队里人口基数也不小,且登上舰队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基因潜力巨大。

每在时间的流逝中倒下一名S级战斗员,多多少少总能有新的S级人员顶上。

可自从童玲爆发潜能后,问题出现了。

即便已经过去八十余年,舰队内部也只培养出几名顶峰战士来,并且这些顶峰战士在实战中与童玲的差距还是肉眼可见。

这就意味着,哪怕再有两百年过去,童玲代表的尖端战力,也未必能得到弥补。

更意味着人类无法将最强的单兵战斗力留到大决战里施展出来,这是巨大的遗憾。

此外,这些年里舰队里又涌现出数名顶级科研人才,这些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同样难以复制的天赋。哪怕舰队与外界做不到实时的信息传递,加大了这些科研天才的信息获取难度,他们依然能在绝大部分领域跟上外部进展,并帮助舰队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外部共享过来的高精尖科技成果。

可惜由于科研人员普遍用脑过度,寿命较短,这些提前降生的天才很难活到两百年后。甚至再等个几十一百年,舰队还能不能有同样水平的科学家,还能不能继续跟上整个帝国的科技进展都未可知。

这总难免会让人揪心。

“情况是这样的。大约在六十年前,帝国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在这场实验里,科学家们对人类基因、地球生物基因、海拉细胞基因、先哲原始基因、虚能水熊虫、鱼星人堆叠式式记忆以及人格封存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研究。”

“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计算与反复论证,再又完成了大量实验。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可以将人格封存下来的方法。当然,该技术目前尚处理论阶段。共计三十六万人次的志愿者试验的成功率,还是零。”

嘶……

会议室里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刚上任不久的无名舰队新一代首席科学家艾默生·科伯特站起来补充说明道:“三十六万名志愿者没有白白牺牲,为项目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经过反复研究后,学者们普遍认为问题是出在将人的记忆转化为堆叠式记忆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逆的数据溢出,造成最终冷冻的人格完整性不足,总会不可逆的流失更多数据,直到人格崩散。在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前,人体冷冻技术依然缺乏可靠性。”

上一任首席科学家已经过世,年仅四十三岁的艾默生·科伯特是舰队里的新生代,出生在三号科研舰上,父母为两名资深物理学家。

艾默生说完后,又有别的科学家站起来提出问题,“这是需要受术者的思维具备机械特性吧?那么,对空白者进行冷冻,可以成功吧?”

艾默生先点头,再摇头。

“空白者的确非常适合人体冷冻,但空白者的冷冻并没有意义,因为空白者的思维活动本来就像灯泡一样可以随时关闭重启。空白者的冷冻技术,早在我们出发前就已经被验证成功了,但并未引起轰动。它的本质与把机器存着,放个几十年再拿出来用没区别,不算质变,不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