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建阳书坊案(第2/2页)

这些人都是来作证的?他们和建阳书坊有什么关系?

宋凌霄不由得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您也是受到建阳书坊坑害的书坊主吗?”一个伙夫打扮的壮年男子也打量着宋凌霄,疑惑地问道。

“看他穿着打扮,不像是开书坊的,倒像是哪家的小公子……”

其他人亦是议论纷纷。

宋凌霄大方地介绍了自己:“我是凌霄书坊的宋凌霄,不知诸位是?”

“凌霄书坊”四个字一说出来,隔间里的人纷纷站起来,惊奇地看着宋凌霄,后排有人甚至把脑袋挤在两个人中间,也要看一看宋凌霄到底是长什么样。

“您就是凌霄书坊的坊主宋凌霄?”

“我们都是受到建阳书坊盗版之害,前来做证的书坊主。”

“虽然已经不再做书坊了……但是还是非常感激您!”

“千里迢迢上京来,就是想亲眼看一看凌霄书坊的坊主!”一位农夫打扮的中年男子热情地从后排伸出手,想拍一拍宋凌霄的肩膀,“没想到坊主竟然这么年轻,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做得好!”一个妇人眼中涌动着激动的泪花,“余象天就该死,我们家自己研究出的纺织术,被他改头换面偷走发行,他赚的盆满钵满,我们分文未得,那纺织术尚不成熟,可是我们也没有动力再去研究了!”

“正是,我写的农政书,也被余象天偷了去……”

“我爹去世以后,我收拾他生前的文章编成集子,也被余象天盗版……”

一双双手伸出来热情地拍打着宋凌霄的胳膊,一双双炙热的眼睛凝望着他,隔间里的书坊主们打开了话匣子,倾诉着他们因为余象天的盗版而不得不转行的事情。

这时,外头衙门大堂上传来了梁府尹的声音,他宣布审判建阳书坊非法经营的案子正式开始,先把余象天带上来,再请刑部侍郎宣读建阳书坊的罪状。

隔间里的大家都竖起耳朵,凝神听那边的声音。

“青天大老爷,我冤枉!我冤枉啊!”在牢子里整整关了一年多的余象天仍然体力充沛,叫冤枉的声音一点没见小。

“啪!”惊堂木一下,衙役们拄动廷杖,余象天的声音戛然而止。

刑部侍郎令部里带来的推官宣布对建阳书坊账本地调查,一项项列明盗版非法经营所得的金额,加起来总计有一百万两银子,超出入刑标准的十倍,属于需要重判的。

余象天开始叫屈,他的脑子十分好使,竟能将账簿上的账目一条条说出来。

“那并不是盗版经营所得啊,怎么能说是盗版呢?只是我们建阳书坊重新制作了更符合读者需要的版本呀,比如摘抄本,精简本,口袋本,难道就能说是盗版吗?”余象天哭喊道,“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啊,不能屈打成招啊!”

刑部侍郎似乎对他这副死不悔改的样子已经无奈了,示意府尹把证人传上来。

隔间里的小书坊主们一个个气势汹汹地走出去,路过宋凌霄身边时,都向他拱手或点头示意。宋凌霄最后一个从隔间里走出去,他听到了府衙大堂上传来的小书坊主们不卑不亢的对质声。

宋凌霄在衙役的引导下,来到了大堂之中。

最后一名小书坊主讲述了他请的小说作者、写的小说全被建阳书坊盗版去,到结款的时候,他没办法跟作者们解释,为什么满大街都是他们的作品,他们却一文钱都拿不到的事情。

“他们后来都不写了,就像我们一样,去做别的事了,也许这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却是一座从头上压下来的大山,”小书坊主声音沧桑地说道,“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小说作者是死是活无关紧要,但是我以为,一件件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事每天发生着,一个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被迫离开这个行业,最后留下来的会是什么呢?”

众人一阵沉默。

“我听说,朝廷在向民间藏书家征集书籍,要做一个大工程,就像《辰岳大典》那样的。草民说句不敬的话,请大人们海涵,这个大工程里,又有多少是本朝人的作品?面对浩如烟海的前代群贤,我们大兆能拿出什么,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感到惭愧。”

“大胆!朝政岂是尔等小民妄议的!”推官斥道。

刑部侍郎拦住他,摇了摇头。

梁府尹又把他那副水晶老花镜拿下来,叹了口气,擦了擦镜片:“带下去吧。”

小书坊主向梁府尹行了一礼,又向刑部侍郎行了一礼,最后遥遥向出现在后排的宋凌霄拱了拱手,而后离开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