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将一军(第3/8页)

宋凌霄心想,梁庆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销售,已经猜到了有人搞鬼,既然如此,他就更进一步,把话挑明了吧。

“等一等,你不要直接去问,”宋凌霄叫住仆役,给他塞了一两银子,“你改扮一下,装成客人,去问前日预定的《时文选》到货了没有,若是他说没货,你就说你一定要,否则去衙门告他骗钱,叫他把实话说出来。”

“是,是。”仆役连连答应,拿了钱兴冲冲去办事。

“……你早就料想到这里头有事儿了么?”梁庆这时候品出味儿来了。

宋凌霄是早知道了。

“是我托大了啊。谁能想到,阴沟里翻船。”梁庆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仆役回来禀报,这回他把铺货失败的根源找见了,急急忙忙对两人说道:“不好了,是清流书坊,清流书坊说咱们凌霄书坊卖的都是不入流的书,从今天起,但凡是上凌霄书坊的举业书的店铺,都不能上清流书坊的书!”

“搞垄断啊……”宋凌霄一下明白了,嵇绿茶真他吗狠!

这京州地面上的书籍销售渠道,多多少少都走过清流书坊的货,也知道清流书坊在举业书界的实力,如今距离春闱不到两个月,老板们自然不敢失去清流书坊这个大的供货商。

清流书坊的举业书涵盖到举业的方方面面,新出来的就有几十种之多,而凌霄书坊呢?只有一种!孰轻孰重,放弃谁保留谁,还不清楚么?

就是梁庆那话,凤凰无实地不落,卖书就像那凤凰,看起来是高高在上的行当,其实内里也无非利益二字。出于利益考量,书铺老板们选择了梁庆,选择了《金樽雪》,同样,今天他们拒绝《时文选》,也是出于利益考量。

“太狠了,”宋凌霄自言自语,“还专门指明不收我们的举业书,也就是说,那些老板不用担心《金樽雪》不能上,只是不给上《时文选》而已。他可真会玩弄这些鬼蜮伎俩啊。”

“宋老板,你要是信我的话,我现在把书全都撤回来,就在洒金河街上卖!这一条街都是我梁庆的,我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梁庆气得捶胸。

确实,梁庆提出的也是个办法,之前《京州密卷》就是这么卖的,效果很好,照样卖了一万册。

可是,《时文选》不是《京州密卷》。

《时文选》的目标读者,可不在这洒金河街上,它与《京州密卷》的读者群体重合度非常小。

洒金河街上的人,说白了就是沉湎于物质享受,有钱,但是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这些人会为了科举去买押题书,却不会买时文选。

买时文选的,一定是精英阶层。

说白了就是学霸家庭和有识之士。

“别急,你让我想想……”宋凌霄揉了揉的太阳穴。

时间在寂静中飞快地流逝,不知不觉间,辰时正的第一波报数来了。

不出所料,销售额基本为零。

“现在怎么办?”梁庆急得满屋乱转,“宋老板,你想好了吗?”

宋凌霄的目光停留在京州地图上,他盯了一会儿,站起来,拿起羊毫笔,蘸了朱砂,在地图上圈出几个地方。

“梁老板,这周围的店铺,大书铺就算了,小书铺和杂货店,一定要想办法攻下来。”宋凌霄冷静地分析道,“我们的主要目标读者,就在这三个地方活动着,国子监、贡院、世家宅邸。”

“好,我去想办法。”梁庆得令。

宋凌霄站起来:“辛苦你了,我还有别的事,我先走了。”

梁庆狐疑,还有什么事,比《时文选》的销售更重要?

“对了,如果书铺攻不下来的话,试试戏楼,有个固定有人流量的地方能摆出来卖就行。”宋凌霄叮嘱一句,飞快地跑了出去。

戏楼?梁庆一愣,对啊!他知道,现在很多戏楼都在上《金樽雪》的剧目,对凌霄书坊的好感度很高,如果把《时文选》放在戏楼门前卖的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戏楼人流量大,爱听戏的有很多中老年成功人士,又有文化,又有钱,说不定还能另辟蹊径,卖出去一波业绩呢。

哎,除了这条路,目前也没别的路,死马当活马医吧。

……

宋凌霄跑出去所为的事儿,依然是《时文选》的事儿,不过,他是去催账的。

什么账?

序文的账!

十七个人没回音,陈燧说这内容没问题,那为什么没回音,他们在顾虑什么?

如果消除了他们的顾虑,他们是否愿意为《时文选》带盐呢?

要知道,京州图书市场除了官方渠道以外,有半壁江山都被私刻占据着,所谓私刻,就是私人刻书,私人售卖,这些渠道一般都很高冷,只卖自己刻的书,什么清流书坊,他们根本不CARE。

其中名头最盛的就是前首辅霁琛的私人刻书,霁琛号六藏斋,他的私刻牌记名为六藏斋刻书,霁琛驾鹤西游之后,六藏斋刻书就由他的大弟子傅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