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水(第2/4页)

京都卫氏,世代良臣,祖上随太.祖皇帝创业西征,而后又出两代丞相,曾奉太.祖皇之命代代建立、掌舵嘉朝情报处谍阁,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族。

不过十八年前谍阁的金羽令被毁,加上当年的卫家嫡子卫衡辞官隐退,门第之中人才流失,族中再无显官。

直到两年前,一位清冷和雅的青年奉先帝遗诏入京辅佐新帝,任命丞相之责,燮和天下。

即便是当时摄政王赵衍颇有异议,奈何动不了青年手中货真价实的遗诏,最后只能作罢。

这青年就是如今的卫丞相,卫家卫衡的独子,自他入京不过区区两年,便将六部治理得井井有条,行事深谋远虑,面面俱到。

卫丞相不仅官风清正,且容貌霞姿月韵,在京都人人称一声‘明月郎君’,虽双目失明,出行不便,但仍惹来不少姑娘青睐。

但这过于清正的人,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是最不受待见的,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喜这类人。

“丞相大人。”苏公公低声笑道:“上元佳节,官民同庆,陛下玩乐一番也不为过。”

卫玠身形未动,淡淡道:“既是佳节,应当好生玩乐。”

苏长瑞微扬眉稍,似乎没想到他会这般回应,而转眼间,卫玠便握着盲杖走向喧闹的楼台而去。

这如歌楼台修建的高大宽敞,正好一眼星河灿烂,百家灯火,是赏灯的绝佳之处。

楼台中央有艺人在表演着幻术杂耍,嬉戏歌舞,鼓瑟吹篪,官臣子弟纷纷喝彩叫好。

随着戏目艺人退下,卫玠缓缓踏入楼台厅内,笑语声少了些,只听一只金樽从宴桌上掉落,响声清脆干净,那樽中酒已饮尽。

厅阁上座处坐着一位身姿秀雅的男子,身着绣龙纹华袍,纤白的右手慵懒地托着下巴,与貌美的伶女说笑。

他五官生得极其俊美,有着双撩人心扉的桃花眼,眼下还有着一片酒醉的红晕,似醉非醉,丝毫不在意那掉落的金樽。

这便是传闻中男生女相的庸君萧扶玉,可谓是天人之姿,仪表堂堂,但也是不学无术,一无是处。

卫玠眼布遮目,听声辨位,他瞧不见这张容颜,但却能猜想得到嘉朝的皇帝陛下会是怎样的一个姿态。

这样的陛下可不是一无是处,上辈子不也要了他的命吗。

厅阁里,苏公公忙走上前去递话,“陛下,卫丞相到。”

“嗯?”萧扶玉侧首瞥过来,瞧见来人,唇角的笑意淡了淡。

卫玠举止儒雅地拱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萧扶玉慵懒道:“卫丞相可来迟了点。”

卫玠装作轻咳,道:“臣身体抱恙,出行不便,望陛下见谅。”

萧扶玉道:“朕本意不想召你来赏灯,偏偏众臣道这向天祈福,保嘉朝安定,可少不得你这位百官之首。”

“众臣?”卫玠微微歪首。

今日赴灯宴的臣子,权高权重的也来了不少,摄政王赵衍与其子赵千檀自然到场。这分明是陛下与摄政王的意思,却偏偏推到众臣的身上。

在场官臣心思各异,莫看卫玠年纪尚轻,眼目失明,但能是先帝钦点的丞相,也绝非等闲之辈,众人还是不愿得罪于他的。

“你莫问是何人说的。”萧扶玉摆了摆手,“反正这祈天灯,卫丞相也来迟了,如何自罚?”

卫玠微顿,平缓道:“陛下欲要如何罚臣。”

萧扶玉扬唇一笑,与摄政王二人对视一眼后,醉醺醺地站起身,吓得苏公公赶忙上前扶她,她又将苏公公推开。

带着酒气地走到卫玠身前,萧扶玉的个子与寻常男子相比要矮上些许,“朕也不为难卫丞相。”

萧扶玉看向楼台外,一盏明晃晃的金色祈天灯还挂在夜空中,“你便看看朕今年放的祈天灯是什么颜色,如是猜错便罚你自饮三杯。”

此话一出,众人皆将目光放在卫玠身上,那双眉眼藏在白绸眼布中,他的一拢白衫在这样的厅阁里显得格格不入,身躯高大挺拔却略显清瘦,如一棵青松赤寒而立。

近来京都盛传,朝中有位权臣乃为重瞳子。

古人言,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将相也。龙颜四目,生有睿德,乃为帝王圣贤相。

如今帝王为庸,异相者的出现自然会引起位高之人的猜忌。

这朝堂上下,文武百官,皆一一查过,不见有人眼目重瞳,不过这朝中还有一人从未露眉眼,那便是当朝丞相卫玠。

萧扶玉身上的酒味萦绕在卫玠身前,她抓起他的手,走到楼台阑干处,道:“给朕把眼布摘了。”

卫玠神情依旧清冷,来时便知传他入宫所谓何等目的,对他而言,只不过是把曾经的经历再重来一遍罢了。

他开口道:“陛下说笑了,臣双目失明人人皆知,又怎看得见祈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