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颁奖(第3/4页)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电影节闭幕式如期而至,连秦砚都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这一天康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奖项也会随之公布,这是所有人最为关注的一天,而秦砚导演和《生于淤泥》剧组无疑成为了今晚的焦点。

如果说之前还是因为秦砚其他电影的影响力而关注他们的话,现在则把关注力投到了《生于淤泥》之上。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次秦砚和《生于淤泥》绝对是今晚的得奖大热门。

每一年康城电影节名单公布后,无论是明面上的猜测还是私下的博彩,都有很多人会参与,而今年《生于淤泥》已经成为了赔率最小的一部电影。

其实这段时间整个剧组都没有睡好,这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实在不痛快,尤其是秦砚和谢北杨。

虽然谢北杨对于电影奖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偏激的追求,但如果康城影帝这样的奖项放在自己的面前,似乎触手可及,谁又不心动呢?

哪怕是那些已经获得了三大奖项、奥斯卡影帝影后的演员们,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内心毫无波动。

至于秦砚其实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毕竟这一次《生于淤泥》对他的整体计划而言极其重要。

更何况秦砚上辈子最高的成就也只不过是柏林电影节罢了,这一次站在金棕榈的面前,几乎和上辈子几十年的奋斗持平,秦砚当然也会紧张。

反倒是一旁的奚芊芊像个没事的人一样安慰着两个人:

“我说你们俩不要紧张,这种东西听天由命的。”

奚芊芊大大咧咧地安慰着两个人。虽然她同样是媒体的关注重点,但是她心态平静得多,一是因为她已经尝试过陪跑的滋味,另外一点则是她知道自己得奖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康城电影节这些电影节和奥斯卡比起来,还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它会考虑到奖项分配的问题。

毕竟这是一个九人组成的小型评委团,每个人之间的意见当发生分歧的时候,肯定会出现相互妥协、彼此的情况。

如果我在A奖项上支持了你的决定,那你在B选项上就应该和我投一样的票。

人之常情而已。

再加上康城电影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优秀的电影被发现,所以在奖项的分配上往往倾向于分配给不同的作品。

绝对不会出现金棕榈、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个奖项同时被这一部电影获得的情况。

而奚芊芊对于自己在《生于淤泥》中的表现心里有数,甚至还比不上自己之前在电影《求死》之中的表演。

更不要说《生于淤泥》的亮点,本来就是剧情本身和谢北杨。

奚芊芊知道自己就是一个陪跑的,与其奢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抱着任何的期待,然后安心祝福自己的朋友们。

奚芊芊是真的豁达与通透。

所以现场已经变成了奚芊芊不停安慰自谢北杨和秦砚。

奚芊芊又像个老妈子一样说了很多话,秦砚和谢北杨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知道自己心中患得患失的情绪还是太重了,已经犯了所谓的贪嗔痴。

秦砚和谢北杨他们一起看了这次主竞赛单元的所有作品,这个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他们才能够拍出好的电影。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紧张,还不是因为这一次同样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其他电影质量过硬,既然承认了对方的出色,那就应当要接受失败的可能性。

“算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不过随着前面几个奖项陆陆续续的揭开,秦砚他们都还是挺高兴的,因为《生于淤泥》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

按照惯例《生于淤泥》起码能够获得最后几个重磅电影奖项之一,不过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一个罢了。

“接下来我们将公布的是最佳男演员的获得者……“

总算是轮到了,《生于淤泥》目标中最重要的两个奖项之一。

除了金棕榈之外,秦砚最期待的无疑则是这一届的“最佳男主角”,因为他知道谢北杨为了这一部电影付出了多少,他无比希望谢北杨的表演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谢北杨的确也很紧张,尤其是谢北杨已经悄悄的握紧了拳头,他努力维持自己的表情,哪怕他已经能够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

颁奖之前,每个人都能够说出自己有多么的风轻云淡、多么自知不足,可真正的站在荣誉面前,每个人都会如此的紧张和珍惜。

“最佳男主角的获得者是是谢北杨,《生于淤泥》!”

当主持人念出“谢北杨”的名字的时候,谢北杨脑海之中真的是一片空白。

其实谢北杨自己也很矛盾,他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自己获得影帝的的场面,但同样他也无数次的告诫过自己,千万不要因为为了单纯的奖项而让自己失去了对于电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