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生气(第3/4页)

至于国外的院线,这一次华纳公司参与了投资,全球的放映权都交给了华纳。

这次倒不是华纳公司强行揽过去的,而是秦砚主动把所有的工作都丢给了华纳。

你既然想要投资分红,你总得工作吧。

以华纳公司在灯塔国的地位,想要通过灯塔国的分级制度,安排上映档期,可以说是毫无难度的事。

明明全球各地的上映条件都已经具备,但是《地球要塞3》的上映时间迟迟没有公布。

华纳也和秦砚讨论过,希望《地球要塞3》赶快上映,毕竟钱只有赚到手中才是自己的。

而且华纳公司也表示最好早一点把上映时间确定。

作为《地球要塞》正传的最后一部,华纳公司已经做好下血本宣传的心理准备。

无论如何都要把今年的年度票房冠军给拿到手,当然如果能够创造一个票房记录,那就再好不过。

但是秦砚却以一己之力暂缓了《地球要塞3》的上映,让国内国外的知情者都很意外。

当然秦砚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恶心华纳,而是他有更庞大的计划,为此秦砚还专门飞到华纳总部,和一群高层唇枪舌剑。哦

在听完了秦砚的计划后,华纳也犹豫了很久。

他们唯一的感觉就是:果然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秦砚,想法永远那么让人惊讶。

最后华纳还是选择答应,虽然这个方案听上去有一点点的异想天开。

但如果是秦砚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华纳影业的高层竟然会觉得秦砚真的有可能会成功,他们在秦砚身上甚至看到了一些国际顶尖大导演的风采,那种对于自己作品无穷的自信。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合作者与受益方,否则秦砚哪怕说破天了,华纳也不可能答应。

《地球要塞3》的有关消息,在华纳的刻意为之下,悄悄放了出去。

“《地球要塞3》制作完成!上映日期指日可待!”

“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华纳暂无宣传计划”

“华纳公司正面回应:《地球要塞3》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机会上映”

这下全球各地的影迷都沸腾,抱怨、抗议、期待不一而足。

这就好比告诉早就饥肠辘辘的食客:我们饭做好了,但是你还得再等等。

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机会”,道秦砚又准备把《地球要塞3》放到圣诞假期吗?

不少导演都有自己青睐的档期,《地球要塞2》在07年圣诞档期上映,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秦砚不会迷恋上圣诞档了吧!

还要等待大半年,这完全是人道毁灭!惨绝人寰啊!

当然也有一些报道传出来秦砚和好莱坞影业公司间的矛盾,《地球要塞3》能不能上映都给说得很模糊。

对于这些消息,无论是秦砚还是华纳都不会回应。

准确说,媒体们根本就找不到秦砚,自然也就不存在回应的可能。

而秦砚在干什么呢?

秦砚和谢北杨在完成了灯塔国的工作后并没有回国,而是时间飞往了雄鸡国康城。

这一次秦砚的目标就是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康城电影节。

什么能够给电影带来热度,除了演员的加持之外,那无疑是各种国际性的大奖,能让人们心里充满期待。

不过秦砚这一次来康城电影节并不是为《地球要塞》,而是为了《生于淤泥》。

去年9月份的时候,《生于淤泥》就已经完成后期制作。

秦砚一直没有送审,《生于淤泥》通过审核的概率很高,不过多少会进行一部分的删减。

因为无论《生于淤泥》之中奚芊芊所扮演的“孙云秀”还是谢北杨扮演的“刘大力”,最后的结局都太沉重和悲伤。

那是时代车轮下的悲剧,是逃不开的漩涡。

《生于淤泥》本来就是文艺片,剧情还要修改,最后的成品成什么样子,秦砚也没有办法保证。

如果《生于淤泥》失败,秦砚和谢北杨都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这可是秦砚和谢北杨第一次拍摄文艺片,很多人都称之为二人的“转型之作”,是“成熟的标志”……

期望越高,失败的反噬就越大。

别的导演拍文娱片,只要60分就能及格,但对于秦砚而言,必须要80分。

剧情不能改、票房不能低,思来想去,秦砚最后的决定一定要让《生于淤泥》在国际上拿到奖。

于是秦砚便一直把《生于淤泥》按在手中,就是为了康城电影节。

当然抢上映时间,很明显2月份举行的柏林电影节更加适合《生于淤泥》,但是秦砚的想法还有更多。

文艺片始终是文艺片,哪怕它再怎么出色,引发的社会关注就只有那么大,和商业片引发的风潮根本没法比。

就算《生于淤泥》能够获得三大奖,真正会去电影院看的人也不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