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消息(第3/6页)

秦砚都在想,自己怎么就突然这么热血呢?理想归理想,一旦有任何的变数,都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这并不是秦砚做事的风格。

谢北杨也看出了秦砚的疲惫,反正办公室也不会有人突然闯入,他直接坐到秦砚身边,帮秦砚揉了揉肩膀。

这段时间秦砚伏案工作的时间太长了,谢北杨经常看见秦砚耸肩,他也学了一些按摩的手法。

虽然按摩很少舒服,让人沉默,但是秦砚需要可不是这个,他陡然睁开眼睛,把谢北杨抱入怀中,他说道:

“我是不是太鲁莽了。”

“你知道就好。这和我们之间讨论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谢北杨也没有推开秦砚,如果这样能够让秦砚放松一下,别说是拥抱,其他任何事情他都愿意做。

其实关于《生于淤泥》的拍摄时间,二人早就讨论过。

秦砚曾经拍过那么多的文艺片,看到这样优秀的剧本自然也会见猎心喜。

更何况他这辈子就是一个孤儿,成长在福利院,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们这些被遗弃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泥淖之中。

他们根本就没有努力学习,跳出底层的想法。

因为从小他们就没有机会接受常规的教育,他们哪里知道教育有多么重要,。

现在秦砚都还记得,和他同在福利院的小孩儿,每天所期待的就是做游戏、发零食,而不是刻意改变他们人生的教育。

所以秦砚对于《生于淤泥》的感悟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更加的深刻。

但是一想到,可能会耽搁谢北杨最合适的机会,秦砚才忍痛建议道:

“多好一个本子啊,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导演?”

这个剧本来就优秀,再加上秦砚绝对不会吝啬投资,不会进行任何的干预。《生于淤泥》肯定可以找到特别优秀的导演。

这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谢北杨当时下意识说了一句:

“我还是希望我每一部电影的导演都是你。”

其实谢北杨说这句话,完全就是在开玩笑,他自己都没有当真。因为谢北杨知道,在电影圈里哪里有导演和演员一直合作的先例。

没有办法跳出彼此的舒适圈,也没有可能去创造更加出色的作品。

当时谢北杨只是站在情侣的角度,说了这样一句情话。

恋爱中的人,果然缺乏智商。

这句话让秦砚立刻改变了心意,立刻说道:“那就由我来拍!”

当然,秦砚再怎么被爱情冲昏大脑,但是他还是知道自己没时间,只能把时间往后拖。

初步方案是明年5月,《地球要塞3》完成拍摄与制作之后再开始拍摄。

这是秦砚和谢北杨都心中的预期方案。。

但刚才和王长勇的交流过程之中,秦砚和谢北杨都被王长勇的情绪所感染。

对啊,秦砚等得起,甚至连谢北杨都等得起,但是那一些孩子能够等得起吗?

总是说着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去改变穷人们的处境。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多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早一天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早一天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淤泥”之中孩子,也许这些问题便能早一天得到解决。

这一刻,秦砚和谢北杨都深刻体悟到一句话:

“虽然我们只是电影工作者,但是我们也要对这个社会承担起责任。尽自己所能去回馈这个世界。”

当时秦砚脑子一热便主动说道:“今年4月份就开拍!”

现在冷静下来,两个人都有些头疼。

谢北杨问道道:“准备接下来怎么做呢?”

秦砚伸出手揉了揉如谢北杨的脸,他发现谢北杨果然是自己排解压力最好的途径。

“时间方面的问题,我可以解决。剧组成员也很好搞定。现在最大的难点是在你。”

“如果我们真的从4月开拍,你就必须要之前,达到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标准。”

在和王长勇交流之前,秦砚和谢北杨都有信心能够拿下《生于淤泥》这个剧本,毕竟在国内绝对找不到比他们两更有竞争力的组合。

二人私下也讨论过,如果要拍摄《生于淤泥》有哪些困难。

不在于特效,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演员。

剧本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如此的鲜活,对于演员表演的要求,这辈子秦砚拍摄的电影,无一能够与之比拟。

作为唯一男主演的谢北杨,压力更是重中之重。体态、外形、技能、语言的训练,都在谢北杨的训练计划之中。

本来谢北杨有一年多的时间去做准备,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只有2个月的时间,谢北杨身上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现在谢北杨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道:

“我已经有了大体的计划了。不过我们两个人可能又要分开一段时间了。”

虽然在办公室里,秦砚还是忍不住吻住谢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