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老师(第4/7页)

说这些数据的时候,秦砚一直没有和李德天有任何的交流。谁都看得出李德天眼中对于这些数字的向往。

如果,华国也有这样的产业那就好了。

秦砚和李德天之间距离更遥远了,这一道墙是时间、是科学、是技术、是金钱。

作为主持人,刘晓明也觉得这样的氛围有些不太对劲。他试图要让秦砚和李德天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他说道:

“既然如此,秦砚你有没有想过要把这些特效交给我们国内的特效制作团队呢?”

“我想我们国内的特效制作师们,能够在当年如此的艰苦之下,制作出像《西游记》这样经典的电视剧。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完全可以制作出更加精彩的电影。”

其实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开始为秦砚紧张。

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秦砚无论如何也得表现出对于传统、对于历史、对于长者的尊重,总得回答得委婉和得体吧。

但谁知道秦砚居然直言不讳的说道:“不好意思,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

此话一出,四下哑然。

所有人都明显看到,在秦砚说出他结论的一刻,李德天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李德天好像就是国内传统电影技术工艺一样,它们没有办法去顺应这个时代,便被无情抛弃了。

而做出抛弃这个行为的,就是秦砚这些的新一代电影人。

其实很多人都也猜得到秦砚内心的想法。刚才看了两个对比视频,以前国内电影特效也就那样,实在没有办法吸引他们。

但是秦砚你作为一个晚辈,在访谈节目中,对为国内电影事业做出了重大奉献前辈,能不能尊重一点?

很多人都为秦砚的发言而感觉到愤怒,甚至有些人已经在电视面前开始对秦砚进行咒骂。

那些本来就怀揣着各种恶意观看《艺术之旅》的观众们,兴高采烈跑到了电脑面前,开始进行疯狂发帖辱骂秦砚。

“秦砚导演这个哗众取宠的家伙,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

“我就说这种对于国内传统电影发展缺乏着尊重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好导演,他就是一个香蕉人。”

“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抵制去看《地球要塞》。不管《地球要塞》有多么好看,我都不看,因为它不是国内的特效。”

……

不仅仅是电视机前这些观众,似乎连电视机录音录影棚之类的观众们也有一些不爽秦砚的回答,出现了嘈杂的议论之声。

甚至连主持人也感觉秦砚有点不受他的控制,他立刻挥了挥手,制止现场观众们的愤怒议论。

“我相信有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困惑和不解,就让我们来挑选几位观众,让秦砚导演解答我们的困惑。”

刘晓明随机抽了一位坐在前方,表情最为愤慨的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拿到话筒之后,完全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直接说道“秦砚”。

甚至连导演两个字都不加就直接称呼为“秦砚”,可以看出他对于秦砚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尊敬。

“我认为你作为一个在国内长大的人,同时也在国内拍电影,你应该用国内的特效团队。你有责任带着国内特效产业发展,而不是像你现在这样全部接受西方的特效技术。你这样是没有任何担当的表现。”

这名观众说完了感想后,周围有很多观众也跟着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们对于这位男性观众的意见还挺赞成的。

很多人都觉得秦砚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冷漠,这不符合他们对于一个优秀年轻导演的道德期待。

然而秦砚丝毫没有任何的生气或者心虚,他居然直接正面回答:

“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要是我使用了国内的特效技术团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来先看看去年国内的最高特效的水平是什么样的。”

秦砚举例了几个当下国内最出名的特效团队及其作品。

他所举的例子中,其中并没有谈到《逍遥游》,立刻被现场观众反驳。

秦砚很直接地说道:《逍遥游》的特效也是由国外的特效公司所制作。

之前在网上疯狂拿秦砚的《地球要塞》和《逍遥游》进行比较,其目的就是宣传《逍遥游》才是对于华国电影特效的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就有一些耐人寻味了。

现场的观众对于秦砚所举例的电影完全不熟悉,因为这些电影根本就不出名。

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毫无了解,但是秦砚举例的电影,都由后期工作者添加相应的图片与视频,让观众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感受。

原来这就是目前国内特效所制作的电影啊。

哪怕他们都带上了国产保护的滤镜,但不得不说这些光影效果,大红大紫的配色看起来真的实在太落伍了,甚至连上个世纪90年代的港城电影特效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