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判断(第2/6页)

听完了自己男朋友的分析之后,刁梦婷对自己男朋友的好感更加上一层楼。

刁梦婷突然想起自己男朋友最近经常在网络上浏览一个电影网站,每天就在上面“指”点江山、“键”指天下。

以前她更喜欢看电视剧,对于电影不怎么了解。但是听了杜学文的分析,她对于电影也有了些兴趣,她想听听其他人对于《守门人》的评价。

所以她问道:“对了,你不是说有一个什么电影网站,最近特别火吗?”

“你说的是怪味豆,而且怪味豆就是秦导创建的。”

“那上面肯定有很多影评,我们赶快回去看一下影评!还有好多地方我都没有弄清楚。”

杜学文有些忧心忡忡说道:“但是我估计这一次秦导的《守门人》评价可能会比较极端。”

“极端?”

“嗯。虽然《守门人》确让我看得很痴迷,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并不喜欢这种沉重的氛围。”

在刚才的观影中,杜学文被整个电影剧情带着走,享受剧情带来的情绪起伏。可观影结束后,杜学文感觉到并不是畅快的感觉,而是压抑与反思。

而且从刚才放映厅的气氛也能证明这一点,虽然没有观众中途退场,但每个观众的表情都很沉重。

这种无法在第一时间评价的电影,最容易被人带节奏了。谁还不知道现在《守门人》的处境呢?

但是说《守门人》是文艺片吧,又不算。毕竟《守门人》的剧情、节奏,都是按照商业片的一种节奏编排,典型的三段式。

但是说《守门人》是商业片,又更加离谱。《守门人》背后表达的情绪、角色刻画的形象,以及秦砚展示出来的野心,都让它和传统的商业片有一些格格不入。

杜学文很担心这一部电影,会让秦导走下神坛。

没错,他就是秦导的超级影迷。否则他也不会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才不管,反正起码我觉得看完《守门人》很值得,这和它符不符合商业片、文艺片的标准有什么关系呢?”

本来今天是一个甜蜜的周末,原计划看完电影再享受一个浪漫的夜晚。但现在刁梦婷根本不想在外面吃饭,也不想逛街,立刻拉着杜学文打车回家。

刁梦婷的任性不仅没让杜学文头疼,反而觉得有这样的女朋友实在太好了。

人生何其有幸,才能有一个趣味相投的对象呢?

果不其然,“怪味豆”对于守门人的影评出现了两极的分化。

有的豆友们认为《守门人》是一部相当经典的电影,它采用了悬疑电影的制作手法。

虽然在案件的侦破难度上有一定的弱化,毕竟案件的推理难度就像杜宏儒所说:“一个案件,越是想要它天衣无缝,越要让作案手法普通,没有任何门槛,直接让警方无法锁定嫌疑人范围。”

这也导致了最后《守门人》的推理结果并没有多大的反转与惊喜,会给人一种“哦,原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杀人放毒杀人的案件而已”的感觉,观众所期待精密、诡异的杀人手法完全没有。

但是《守门人》的有点更加明显,比如演员们演技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卫高杰和冯天鸣两个老演员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俩作为《守门人》中挑大梁的占主角,奉献出了一场巅峰的对决。

杜宏儒的前期表演,没有让任何人怀疑他是凶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法医。

但是回过头来看,又可以看到杜宏儒有很多的表演细节。

电影一开始的鉴定中心,在高思远离开前,杜宏儒很寻常的对高思远说:“被害人是个女孩,她也是受害人,你们要考虑到她的情绪。”

一开始,观众们会下意识认为杜宏儒只是因为知道这是一个侵犯案,随口表达的关心。

但是在知道了杜宏儒是凶手后,他们则开始怀疑杜宏儒是否早就私下联系过,甚至亲自接触过张甜甜。

已经有豆友进行二刷,他发现杜宏儒说话那一瞬间,后背肌肉有微微的颤抖,似乎对于女孩的痛苦感同身受,这就是前后对照的细节。

至于高思远的表演也不遑多让。在《守门人》中,绝大部分的他是一个严苛的法律践行者。

因为法律规定,高思远敢于和自己的领导叫板,哪怕领导以革职作为威胁,他也不曾退缩。

当初看到这儿的时候,观众还为高思远的反抗而喝彩。毕竟谁在生活中没遇到过各种不准守规则的人?

然而高思远的“坚守”换一个背景就成为了观众眼中的不知变通。

也正是高思远从一而终的态度,才让最后高思远决定逮捕杜宏儒的时候,没让影院的观众们当场破口大骂。

起码,观众们都认可高思远是一个坚守自己信念的人。

可是看上去坚不可摧的高思远,在杨启明揭穿他曾经过往的时候,高思远又在镜头中展现出了脆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