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布局(第4/6页)

只有真正当它们逐渐显现出各自的作用,人们才会知道这些产业布局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的精妙。

然而这个未来改变了华国电影市场格局的男人,刚刚掏出钥匙,回到家中。

最近秦砚沉迷于剪辑,不可自拔。别人觉得苦难、复杂的剪辑工作,在秦砚看来充满了乐趣。

明明是一样素材,不同的剪辑方式却能够呈现完全不同的故事。在秦砚看来,剪辑就像是在堆积木,如何构建出最完美的建筑,这个过程是在太让秦砚着迷了。

而且按照他以前的个性恐怕就直接在剪辑室过夜了,但现在秦砚毕竟是有同居室友的人,在谢北杨的坚持下,秦砚晚上必须回家休息,不然哪天猝死了都没人知道。

现在已经就点过了,街道上早就漆黑一片。

这还是因为谢北杨早就和他约定好,一定会回来吃晚饭,他才提前结束了工作。

“你回来了。家政阿姨已经先回家了。你等等,我先去给你热饭。”

秦砚很难解释,当推开门谢北杨起身笑着和他说话,同时看着桌上还有饭菜的那一瞬间,他内心的冲击有多么强烈。

他佯装无事,来到客厅之中。

谢北杨刚刚按下的DVD暂停键,电视屏幕正在播放1996年的著名电影《一级恐惧》。

这段时间秦砚后期工作,谢北杨也没有闲着,他继续恶补电影。

而且谢北杨可不是单纯的欣赏电影带来的娱乐,而是在不断的学习。

一边看电影,一边记录着各种心得和体会,现在茶几上就摆放着谢北杨的钢笔和笔记本。

“秦砚,你帮我看看今天的笔记。”谢北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秦砚熟练翻开谢北杨的笔记本,完全不用逐页翻开,他很清楚这一本笔记已经记录到多少页了。

只不过感受着笔记本熟悉的触感,秦砚有点恍惚。

之前谢北杨准备开始做笔记,他专门去挑选笔记本和钢笔。按谢北杨的话说,这回事他一辈子的宝藏,当然得找了一个好点的笔记本保存。

在五花八门的笔记本中,谢北杨选择了和秦砚一模一样的款式。

当初谢北杨刚刚接触电影的时候,秦砚曾经借过自己的私人笔记,给谢北杨学习参考。

很难形容秦砚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几十个笔记本给谢北杨带来的震撼。从此在谢北杨心中,秦砚逐渐成为了严谨、认真的代名词。

当然他很快把自己内心这点小小的涟漪压了下去,认真内容。

做笔记尤其是学习笔记,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真正的电影工作者所做的电影笔记,和大众影评家们随心而发的观影感想,完全是两码事儿。

秦砚要求谢北杨在观影的过程,将电影的情节、表演、叙事、优缺点等等要素,按照一种严谨的结构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谢北杨对于电影的理解力。

秦砚速度其实一向很快,平时看别人的剧本、策划都是一目十行。

但是他每一次看谢北杨的笔记都相当的认真,一字一句认真。有什么不足之处或者是不够详细的地方,他还会用笔给谢北杨批注。

当然秦砚也不是一个盲目自信的暴君,如果真有什么二人意见相左的观点,他也会和谢北杨进行讨论。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基本都是秦砚成功说服谢北杨。

看得出来,谢北杨这段时间做电影总结的能力提升了不少,尤其是对于演员表演的分析已经相当到位。

吃饭的时候秦砚突然开口说道:“你今天就把这篇影评给发到怪味豆上去。”

在怪味豆发影评,这是谢北杨最近除了看电影外的另外一样工作。

怪味豆毕竟是一个新兴的网站,如何让它引领网民们参与电影评论、如何吸引更多的注册者、如何建立规范、正确、客观的电影评价机制……

这绝对足以让大部分的网站运营抓破头皮。

但这对于秦砚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手上有谢北杨这张王牌。

现在虽然还没有微博、推特这种可以让明星和粉丝互动的工具,但依然抵挡不住粉丝们对于自己偶像的狂热崇拜。

秦砚之前给谢北杨安排了一个采访,除了宣传即将上映的《守门人》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谢北杨帮忙宣传“怪味豆”。

当时记着问到谢北杨“最近正在做什这”,谢北杨的回答是:

“我最近就在家中看看电影,有的时候会写一些影评到怪味豆上去。”

能够约到谢北杨的专访,很明显是和华砚关系密切的媒体,所以主持人相当配合地追问道:“什么是怪味豆?”

然后谢北杨就像是不经意之间发现的一个宝藏网站,和大家分享一样介绍了“怪味豆”的存在。

现在怪味豆上面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所以谢北杨也不好意思吹捧得过于离谱。他只是说自己很喜欢怪味豆上的电影交流,自己也会在上面写一些观影心得,偶尔还会和豆友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