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玉钩香阶(第3/4页)

执事引导他们添奠酒,行礼上香,婉婉恭恭敬敬照吩咐做了,以前只在奉先殿里祭拜慕容氏的祖先,现在进了人家的家庙,拜过了人家的祖先,就当真成了人家的人了。

她长长舒气,不知惆怅为何而起。进祠堂之前她带来的人都在外面候着,身边只有他一个罢了,他替她把香插入香炉,替她收拾奠酒的杯子,好好的王爷,服侍起人来倒也得心应手。

在画像前站了一阵子,看香火逐渐缭绕,填充整间屋子。待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见他说:“历代先祖,每一对都有动人的故事。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归于尘土,将来咱们也会在这里,我身边,只有您的位置。”

婉婉奇异地看他,“怎么说起这个来?”

他的眼里有阴霾,微微瞥她,带着委屈的语调嗫嚅:“得了赐婚诏书后,我心里只管高兴,没有顾及殿下的感受,殿下怨怪我,我不敢为自己申辩。今儿既然来了宗祠,我对列祖列宗发誓,尚主虽是殊荣,但于我来说,殿下才是最大的恩赐。您信我,我尚有可活,您不信我,我就算活着,也同行尸走肉无异。”

她心里倒一惊,四下看了看道:“这是什么地方?王爷口无遮拦,叫祖宗听见好么?有什么话,回去多少说不得,偏在这里!”

当着祖宗牌位表达爱意,真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婉婉觉得他瞧着稳重,有时也不是那么靠谱,又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觉得尴尬异常,仿佛那些画像上的人都是活着的,一个个都开始笑话她了。

他呢,祖宗面前不打诳语,既然能表决心,就是对祖宗有了交代。

婉婉别别扭扭走出祠堂,一言不发坐进了轿子里。往南苑王府去的路上,脸颊还隐隐发烫,想是被烧化的纸钱烘的,心头也七上八下不是滋味儿。

横竖不管怎么样,王府的迎接还是很隆重的,太妃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新院子,站在回廊下遥遥往北一指,“那里正在凿湖,年后开始动工的,挖了三个月,总算收拾得差不多了。良时知道殿下爱荷花,打发人从苏杭弄了各色根茎回来现栽,等到了夏天就能看见碧叶连天了。一个爷们儿,能这么细致的不多见,殿下瞧着他的心吧,万万要领他的情才好。”

她依旧浅笑,并不作答。他们之间的问题不单是音阁那桩事儿,后来还掺进了皇帝的嘱托,皇帝当不当真暂且不论,她又怎么能视作玩笑话!

她由女眷们陪同,在园子里慢慢散步,他一直在不远的地方负手望着。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瞧了眼,澜舟上前来,垂手叫了声阿玛——

“船坞里的海沧船都已经按着阿玛的示下造好了,荣源来回禀,试了船只吃水,大约七八尺,比哨船还要灵便些。现如今都牵到了新江口,万一上头查问起来,全报在水师名下,就是想查也无从查起。”

他微微点头,在他的丱发上捋了一把,“好儿子,办得不错。我问你,能装多少武器?”

小小的人仰着头道:“千斤佛郎机四门,碗口铳三个,喷筒五十,另烟罐、弩箭各一百。每船乘员六十,瞧阿玛的意思,水手兵士不够还可另加。一旦战起,海沧船配合福船,咱们便能所向披靡。”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眯起了眼,“肖铎如今是自身难保了,海师检阅,他无暇顾及,咱们要攒多少军需,全由咱们自己说了算。”一面低下头看他,“等将来功成,阿玛替你报仇,抓了那个肖铎来,让你天天割肉玩儿。”

虎父无犬子,谁能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已经成了他的左膀右臂。这孩子少有奇才,天不怕地不怕,唯独那个肖铎,竟吓得他一个多月没有睡安稳。当初他们试图拉拢东厂,肖铎不肯就范,澜舟出了个主意,欲毒杀随行的端妃,逼他和皇帝反目。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端妃命大死不了,肖铎的东厂番子抓住了澜舟,差点把他的脊梁骨抽出来。自此以后澜舟就对肖铎又恨又怕,他不听话的时候,他这个当爹的居然还拿肖铎吓唬过他,想想也觉得愧疚且好笑。

澜舟提起要割肖铎的肉,立刻兴奋得两眼放光,“说定了,届时攻破紫禁城,把他交由儿子处置。”

良时点头,“一言为定。”

“那咱们什么时候兴兵北上?”

他却犹豫了,视线朝远处投去,吮唇道:“你阿玛才娶了媳妇儿,还没过上好日子呢。”

澜舟皱起了眉,“阿玛是贪图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别为儿女情长耽误了大事,底下奴才们都瞧着您呢。”

他不耐烦起来,“过阵子吧,诸事庞杂,不动则已,一动势必惊天地。没有万全的准备贸然行事,只会一败涂地。你要闲得慌,就多去读读兵法。还有湖南藩司的事儿,也交给你打理,好好赖赖的,你替阿玛瞧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