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分道(第2/3页)

“没有大都护,就没有周某的今天!”周健良双手抱拳,郑重打断,“所以,大都护有令来召,周某一刻都不敢耽搁。另外,信使是来拜见牛大都护和你,并面呈张大都护亲笔信的。等会儿,还劳烦用昭见他一见,并且带他去拜见牛大都护。”

“这个没问题!”张潜不敢推辞,轻轻点头。随即,又满脸遗憾地补充,“我原本还以为,能多劳烦周兄一段时间。不过,周兄及时返回张总管那边也好。一则,趁着葛逻禄部被讨灭,而突厥人自顾不暇的机会,将火药弹的样品和制造方法,给张前辈带回去。二来,上次周兄立下擒获奕胡的大功,朝廷却迟迟没有封赏下来。想必也是因为周兄隶属于朔方军,朝廷需要在张前辈那边多走一道手续。”

“我也这么想,火药弹在这次战斗中,几乎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特别是用来对付葛逻禄人的木制寨门和箭塔,简直是天生的克星。”周健良点点头,笑着回应。

随即,他又轻轻摇头,“至于封赏的事情,用昭只猜对了一半儿。不是需要在大都护那边多走一道手续,而是朝廷中有人糊涂,把封赏我的圣旨,直接传到了朔方那边。”

“啊?”张潜听得直咧嘴,然而,却不觉得如何奇怪。想了想,向着周健良拱手道贺,“那就先祝贺周兄封妻荫子。刚好,还有点时间,今晚就由小弟摆一桌庆功宴,同时也算给周兄送行!”

“庆功宴就算了,毕竟是在军中。另外,我也不喜欢太多虚礼。”周健良听了,再度笑呵呵地摆手,“有空,咱俩偷偷喝几杯就是。”

知道周健良跟牛师奖等人都不熟,张潜也笑着点头,“也好,就咱俩喝。却不知道周兄这次能升几级?总得让大伙知道一下,以便下次见了你,好改个称呼!”

“河西府折冲都尉,仍置于张大都护的左卫之下。散职为忠武将军,封云中开国县子,地给的少,只有六百亩。”唐人推崇功名但在马上取,从不掩饰自己对富贵的渴望。所以,周健良很是自豪地,就将自己现在的职位和封爵如实相告。

“恭喜周兄得偿所愿!”张潜立刻大笑着拱手相贺,比当初听闻自己封侯还要兴奋。

河中府乃是上府,上府折冲都尉的品级乃是正四品上。对于武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达到的台阶。做了上府折冲都尉之后,若是再立下功劳,就可以封为十六卫将军,奉命独自领兵作战,独当一面了。

而即便周健良再不贪功,这次讨平葛逻禄部的首功,也非他莫属。待报到朝廷上去,封赏不可能太低。很有可能,下次双方见面,周建良就已经成为左卫将军,并且封侯在望。(注:十六卫有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品级递减。)

“全赖用昭之福!”周健良心中也很兴奋,笑着拱手还礼,“说实话,自打遇到用昭,我的好运气就接踵而至。所以,今晚真正该请客的,应是愚兄。”

“你有钱么?”扫了对方一眼,张潜问得一针见血。

“没有!特别跟你比,简直就是穷光蛋!”周健良也不生气,直接点头承认。

兄弟俩相对着哈哈大笑,随即,又将话头转回正事上。

知道张潜缺乏对付突厥人的经验,周健良在临别之际,少不得要多啰嗦几句,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倾囊相授。而张潜,也知道周健良回到朔方军之后,肯定会被张仁愿当成左膀右臂,干脆将自己领悟到的有关一些黑火药使用心得,誊写在纸上送给了周健良,以便对方随时参考。

当天下午,兄弟俩带着张仁愿的信使,去见过牛师奖后,又回到碎叶营的临时驻地,举杯小酌,互相祝福对方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再立新功,早日出将入相。但是,对于朝廷今后的一些可能动向,都默契地不再多提。

朝堂上现在非常混乱,即便不是穿越者,不像张潜那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做参考,周健良也能感觉得到。

而他的顶头上司张仁愿,眼下却官拜左卫大将军,同平章门下三品,并且是大唐皇帝最为器重的肱骨老臣之一。

当突厥被平定之后,张仁愿肯定会奉诏返回长安坐镇。为了回报神龙皇帝的知遇之恩,朝堂上的旋涡,老将军不可能选择,也不会选择躲避。哪怕他明知道,自己卷入之后,一不小心,就会像当年侯君集那样,身败名裂!

张仁愿对周健良,同样有知遇之恩。

张仁愿无论去哪,周健良都只有誓死相随这一个选择。

所以,无论与公,还是与私,周健良都不希望,将张潜也牵扯进同样的旋涡之中。而一旦进入这个旋涡,双方是敌人,还是朋友,恐怕就不由自己所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