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连升三级(第2/3页)

“用昭,站这边,你是文官,过来跟我们站一起!”正失魂落魄般地想着,耳畔,却又传来了张九龄那关切的声音。紧跟着,一只手用力拉住了他的胳膊,连扯带拽,将他从周建良身边拉开,一路拉到了对面的文官行列之中。

“噢,噢,抱歉,我是第一次,第一次追朝!”张潜被拉了个趔趄,终于强迫自己振作起来,讪讪向周围的人拱手。

周围的一群青袍子和浅青袍子们,微笑着向他拱手相还。竟然谁都没发觉,他的表现异常。

很显然,大伙都是“年八辈子”见不到皇帝一回的小芝麻官儿,突然有幸近距离目睹天颜,心中都极为紧张和兴奋。今晚表现得进退失据的,远不止他张潜一个人。

相对表现正常的,除了负责招呼一众青袍子的吏部主事张九龄外,就是站在前排的七八位身穿青红中透着一点淡黄,或者黑红透黄的前辈重臣了。

然而,除了刚刚见过的白胡子老狐狸杨綝之外,其他几个,张潜全都跟名字对不上号。想必,对方也未必知道他张潜平时是啥模样,更不会将他刚才的失态太当回事儿。

“用昭,你刚才的表现,圣上都看在眼里了!”没想到平素极为沉稳,看起来还对名利甚为淡薄的张潜,关键时刻居然掉链子。张九龄还以为他是因为担心君前失礼而紧张过度,悄悄将嘴巴凑向他,以极低的声音给他鼓劲儿,“你带着异兽离开后,圣上还特别派遣内臣,问我你跟周别将的名姓和履历呢。你不用担心,圣上对你们两个的忠勇,甚为欣赏。今天哪怕你举止出格一些,也没人会对你深究!”

“多谢了!”张潜深深吸了口气,一边将杂乱的思绪彻底赶出脑袋,一边仔细打量周围的环境。

比起大学的礼堂和阶梯教室,紫宸殿其实并不算大。充其量,也就是容纳一二百人开会的模样。而大唐的追朝,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郑重。文臣武官虽然各成一列,趁着皇帝李显还在后殿休息,同列的武官或者文臣们,全都在三人一堆儿,五人一伙儿地交头接耳。

并且,在御座的斜前方,甚至还分左右专门放了七八个包着锦缎的“墩子”。很显然,是给杨綝这种上了年纪的老臣,或者仆射、尚书这类亲信大臣们坐的,以免他们因为议事的时间太长,站垮了身体。

只不过,眼下大伙都是刚刚入殿,所以几位朝廷肱骨柱石,都没有在墩子上就坐。也像底下的八九品芝麻官一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正看得有趣之际,耳畔忽然听到有钟磬齐鸣,紧跟着,一个极为洪亮的声音就从御座附近传了出来,“圣驾到,群臣恭迎!”

“臣等参见应天神龙皇帝,恭祝圣安!”前面几位柱石之臣立刻停止了交流,带头分两边站好,领着大伙向御座方向行礼。(注:应天神龙皇帝,是707年,韦后带头给李显上的尊号。)

“圣躬安,诸位平身!”洪亮的声音由御座附近,来到了御座侧面,却是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宦官,扯着嗓子,替皇帝李显向大伙回应。

紧跟着,一个白白净净,五十多岁的胖子,就在几名小宦官的簇拥下,缓缓走到了御书案后。几位柱石之臣,立刻带领着大伙,再度对着胖子躬身行礼。那胖子竟然不心安理得的落座,而是笑呵呵地向大伙拱手还了个揖。

“这是上朝?”将皇帝和大臣们的举动看在眼里,张潜差点儿举起手来咬自己的手指头。三叩九拜呢?山呼万岁呢?自己刚才还琢磨,跪下去是不是心里会很不舒服,居然没有任何人向皇帝下跪。而那胖子皇帝,好像也不怎么在乎,居然还“假惺惺”地向臣子还礼。(注:三叩九拜不是唐朝礼节,三呼万岁则是在一年中有限的几次大型朝会。具体追朝啥样,作者也不清楚。只能根据手头资料杜撰一番,行家勿怪。)

正愕然间,却已经听到那主持仪式的宦官,招呼大伙归列落座。紧跟着,张潜就发现几位柱石之臣,毫不客气地坐在了“墩子”上。而其他跟自己一样的芝麻官儿们,则纷纷跪坐于地,屁股贴着脚后跟儿,将上半身各自挺了个笔直。

这虽然称为坐,但是,比下跪也没舒服到哪里去。张潜左顾右盼了两眼,发现大伙都“坐”得挺利索,赶紧也跟着将膝盖曲了下去。然而,还没等他摆正自己的姿势,御案后的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已经笑着开口:“先前两位奋不顾身,替朕阻挡那异兽的周别将和张主簿可到了,起身上前,让朕和其他诸卿,仔细看看你们的英武模样!”

“末将在!末将周建良,恭请圣安!”周建良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调,却以比先前勇斗长颈鹿之时,还利索一倍的动作跳了起来,上前数步,隔着大约三米远的距离,向李显长揖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