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才疯子,一线之隔(第2/2页)

主办方领导早上召集众人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开会,不只是活动负责人,连十个评委也参与了。

主事人先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分析了厉害关系,然后问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主要是今晚的比赛。如果梁坤的队伍演奏原创曲子非常好,比昨天的还好,要不要给他们这个冠军?”

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说话都是模棱两可,等待其他人的发言,想要随大流。一小时后,“给”和“不给”选择各一半。

这些人装出“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的神态来,实质藏着一颗势利的心。电视台的人只关心收视率,老评委们已经退了,怎会冒着“晚节不保”风险做有争议的事?

孔子曰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第一句是不把脾气发出来,若是必要发出来,那应该把话说的中和合适,这是个人修养讲话分寸问题。

现实中孔子的中庸之道,被很多人理解为折中主义。折中主义作为个人处世哲学,就是精致的个人主义,使个人变得圆滑世故,自私胆小,工于计算。总之不敢分是非坚持正义了。

很多人认为成熟就是事故,而所谓的事故就是圆滑。这种成熟用一些成语可以形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缄其口,默不作声。知难而退,明哲保身。言不由衷,阿谀奉承。

聊起梁坤,有人想到了梵高。他是具有高超色彩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传奇画家,也是一个会将自己耳朵割下来的男人,他有神经病。

后来人们说起那些创造力异于常人的“天才”时,也常常关注他们是否有偏离常规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延伸,“高创造力与精神疾病之间关系密切”的联想,也成为了在大众中非常流行的观念。

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线之隔吗?

梁坤频繁登上新闻,很多人之前就说他不正常。他很狂妄,甚至有点暴躁,生性好斗。有媒体采访过他的家人,也采访过他的小学、中学,他一直很有名,因为经常打人。

在这一屋子人看来,梁坤耿直的就像个神经病。偏偏这人的一些做法让他们感到无奈,无论做什么选择,结局都不会圆满。

开会没有明确的结果,他们决定先看梁坤这首《九州同》是什么质量。如果质量普通,略逊《水龙吟》,就给他们个亚军。要是质量比《水龙吟》还好,好听又有内涵,那就把冠军给他算了。

给梁坤冠军虽然演奏家们会没面子,民乐圈子至少得到了公正的好名声,此前想让民众重新关注民乐的目的也达到了。这次大赛的关注度,因为梁坤的加入,要比他们最早预测的强了不只一倍。

反之,梁坤表现的特别好不是冠军,后续争议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11月金鹰节一帮人还没喷够呢,刚过一个月,这伙人还没全散开,要集结起来很容易。

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梁坤,这次比赛他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等到过年的时候,肯定有电视台找他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他想上央视春晚不可能,央视春晚一般是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筛选节目的时间早过了。不过官方确实开始重视民乐了,女子十二乐坊会上2002年春晚。

地方电视台的春晚,梁坤想上的话估计就是一句话的事,也能积攒一些人气,肯定不会像央视那么受关注。现在娱乐项目少,年轻人家里有电脑的也不多,春晚收视率是很高的。

晚上,全国民乐总决赛在燕京星光影视园开幕。

赛前主办方拉出了几位明星演奏家的横幅,用来宣传五支队伍。

梁坤处在本队C位,而且他的宣传海报画风都和别人不一样。其他人一看形象就是搞民乐的,他的照片是艺术照,平头发型怎么看都像玩说唱的或演电影的。

只是宣传,梁坤就已经抢走了所有的风头。

因为在公布决赛曲目和乐器时,人们惊奇的发现,总决赛梁坤在四人合奏中竟然不用笛子,要吹唢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