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幸福的大宋(第2/3页)

既然答应了百姓是福利……

那么羊毛就老规矩,还是薅原来那只吧。

什么?有意见?

这路修好了,百姓没车没马能走多远?用的最多的还不是你们?

不肯给?

那行,反正修路是有个先后的,水泥产量目前也上不来,我们从肯给钱的开始。

官方甚至没有多催促。

只是在皇家的园林里建造了几条这个路,然后把人招过来体验一把。

体验过水泥路的世家富商们:…………好吧,真香。

他们都能想象,自己不肯出钱之后。

人家的车马速度比自己快一倍,舒适程度高十倍,下车后神清气爽。

哪怕策马奔腾都是衣冠整洁纤尘不染。

这路,你修不修?

钱,给不给?

很好,给钱了?!

嗯,那学堂的钱一起给了吧。

若是出钱多……优先级,你们懂的。

回忆着之前颁布政令的时候一大堆福利。

各家的钱袋子都在滴血。

正是这这血淋淋的铜钱声响让还没影的水泥路,和眼前的神种齐名了。

老百姓们前脚还围坐在“神种田”边畅想丰衣足食的未来。

后脚又听到这么一个大瓜。

乖乖隆地洞。

平得和镜子一样的路?没有一丝尘土的路?很容易就能修出来的路。

吹的吧。

什么?XX世家已经掏钱了?!

又是一件近在眼前的好事?

几百年都不一定遇到一回的好事,全部都集中在了一起。

强烈的不真实感,让人觉得……好像真的有老天爷在保佑一样。

基于皇家要做点什么事情。

总是喜欢扯上“上天示警”“天降祥瑞”“神明庇佑”。

老百姓们都淳朴的……听听就可以了。

认真程度还比不上,隔壁老王半夜上茅厕看到了一片飘过的白衣。

可这次不一样啊!!

田里实打实的东西种着呢!

这么好的种子,总不见得去西夏和辽国抢来的。

也不可能是谁藏着掖着的。

官家说“神赐”,那这回……是真的吧?

守着田里的良种,看着青葱的苗苗。

本就已经相信神明恩赐的百姓们被“水泥路”的传言再度冲击到实锤。

现在的问题就一个。

到底是哪个神明赐下的啊。

他们是该拜三清道尊还是如来佛祖?

是玉皇大帝还是九天玄女?

是女娲娘娘还是炎帝神农?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写万民书,万民伞进行请愿了。

面对如此沸腾的民愿,一无所知的底层官员只能蹭蹭上报。

而知道真相的高层:…………憋得好难受,但是不能说。

是的,不能说。

在耶律门罗死后,巫鼎特地回了一趟汴京。

重点叮嘱的就是:他的身份,不准说。

谁拿出来的种子,不能说。

整个大宋高层差点没被这个要求给噎得岔气。

巫鼎的良种从西夏运回来后。

整个大宋就憋着这口气呢。

等粮食种了一茬,有确凿证据了。

挑个良辰吉日,对全天下公布巫鼎的善举。

并为其著书立传,建庙立碑,塑造金身。

“是我们做得哪里不够好吗?”

为什么拒绝我们的感谢?

为什么拒绝我们的供奉?

我们做错什么了?甚至不配传送您的恩德?

因为他并没有付出二十年寿命和仙籍。

他拿出来只是自己的金手指。

帝台的建造已经足够算作谢礼了。

剩下的内心感谢就够了。

真要是被这个世界顶礼膜拜……他怕折寿。

真要谢我,那就等我拯救了世界之后。

现在嘛。

真不用,真不用。

巫鼎也明白,之前为了增加可信度,把代价说得重了点。

现在他只能说……

“不公布,不传扬,对我有好处。”

仁宗转头问专业人士:真的吗?

国师:不,不知道。

其他修士:不,不知道……

真不知道啊,他们又没有飞升过。

他们怎么知道上头是什么规矩。

巫鼎已经没了仙籍……说不定还能再飞升呢!

说不定他这回死后,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居住在仙界呢?

说不定巫鼎还留了什么后门呢!

所以他们不能用任何方式感谢恩人?

只能……憋着?

巫鼎无情的点头:是的,憋着。

憋着的后果就是,帝台的建造,越发奢华了。

大宋以前对自己有多抠,这一次对帝台的建设就有多奢侈。

哪怕巫鼎提供了大量的核心材料。(借口抢来的)

大宋这边对于帝台的建造依旧倾注了最多的心血。

所有工匠都要招最好的,全国招。

所有需要他们提供的材料都要最好的。

所有工期都先紧着帝台。

听说皇帝打开了私库和国库,所有奇珍异宝任凭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