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竹风引·一尸两命(第5/6页)

七娘子道:“父亲书房的屋檐下有个大缸,那缸里其实没有水的,我昨晚和小杜鹃两个人就躲在里头。”她说的时候有些得意,又有些小心翼翼。

六娘子无奈地看了她一眼,然后道:“你听到那戏子说什么了吗?”

七娘子闻言,瞬间转了脸色道:“都是不要脸的,我瞧着原先大家伙儿都被那王述给蒙过去了,结果戏子一来,被侯爷一吼就全招了。那戏子说,王述包养他已经有两年了!”

六娘子眼底的寒意也渐渐地浓了起来。不管王述是在两年前才开始好男风的,还是时间更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和三娘子成亲的时候,就已经在外头养着一个男戏子了。这样的事儿,被三娘子遇到了,以三娘子那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来说,两人必定是当场就吵得不可开交的。

其实六娘子一直觉得,三娘子成亲这些年心思太直,远没有当姑娘那会儿会转弯了。她因为是姨娘生的,所以从骨子里就特别同情那些做妾的,可偏偏她嫁了人以后就成了嫡妻,身份一变立场就变了,特别是薛姨娘的存在,让她忽然转变了对姨娘的看法,整个人也变得有些偏激了。

但是在六娘子看来,这其中王述这个做丈夫的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的。至少在王述的屋子里,肯定是妻没有妻权,妾没有妾样的,这才让六娘子深深地觉得,三娘子这两年其实过得特别不容易。

而且就六娘子所知,玩相公在大周兴过一阵子,那是因为大周的第二任皇帝弘旸帝偏好男风。据说那时候,弘旸帝的后宫是分为南宫和北宫的,南宫里是女妃子,而北宫里则清一色全是男妃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宣城贵族圈里就开始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玩相公是一种雅兴,且越是位高权重的,相公就养得越多越漂亮。但弘旸帝的儿子武清帝却不认同这种变态的规矩,是以,他一登基,便下令整个大周禁止豢养相公。

这些虽是六娘子小的时候从野史上看来的,但她始终觉得野史也是有据可考的,或有夸张和臆想的成分,但本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且就目前整个大周的国风看来,养相公的确不是一件体面的事儿,是以,若是真有男子好男风,且传出去了,对整个家族来说便是莫大的耻辱,整个家族也可能因为这一个人而抬不起头来。

想到这里,六娘子才突然明白,为何昨晚王老夫人会语无伦次地说到三娘子扬言要把王述的事儿告知天下。

因为当时大家的心思都在别的事儿上,所以王老夫人的这句话很容易被忽略掉。但今天,她再结合七娘子的话一想,就觉得整件事情的脉络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是以,她便轻轻地苦笑了一下,然后对七娘子道:“所以,三姐姐知道了这件事儿以后,王家怕父亲母亲替三姐出头,这才送了一个雅妓来想堵住父亲的口。可这事儿三姐压根就没有告诉过父亲,所以父亲不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就欣然接受了那女子。母亲即便有气,但碍着嫡妻的面子,却没办法下手发作。而三姐却因为这事儿日日和王述争吵,终于一个不小心而打闹到小产。那……不给三姐请产婆和大夫,是谁的主意?”

“王述说,当时三姐羊水破了,抱着肚子还不忘说要把他好男风的事儿给说出去,让大家评评理,王家老太太就一直把请产婆和大夫的事儿往后拖,最后还是他们家的薛姨娘给了丫鬟一锭银子,让丫鬟从偏门去请的产婆。不过那时候已经快半夜了,风大雨急的,小丫鬟又不熟悉外头的路,到底还是耽搁了。”

“薛……姨娘。”六娘子吃了一惊,没有想到最后竟然会是薛姨娘临危帮了三娘子一把,虽也没有帮在点儿上。“那事情闹成这样,三姐一尸两命,王家有什么说法?父亲这儿又准备怎么办?”六娘子顿了顿,追问道。

七娘子道:“父亲自知理亏,这事儿就全权交给了母亲来办,不过昨儿他们也只说要把王述先押在客房里,母亲似也还没想好要怎么办。”

六娘子闻言,抿了抿嘴后问道:“母亲现在人呢?”

“在屋子里,昨儿母亲一宿没睡。”

“那三姐姐呢?”

“三姐的尸身还在王家……”七娘子说着便有些唏嘘。

六娘子道:“我们一起去月然居,先去母亲那儿看看。”七娘子点点头,然后和六娘子一并微微整理了一下妆容后就去了月然居。

两人到了月然居的时候,却见陆老夫人也在。见了六娘子,老太太不禁一愣,随即听林氏道:“昨儿太晚了,小六又受了惊吓,我就把她和小七一起带回来了。”说着,她又转头和六娘子道,“侯爷去办事儿了,说回头就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