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豆蔻香·改朝换代(第3/4页)

六娘子想到这里,看了一眼惴惴不安的七娘子,脑海里顿时划过一道火花,当下便紧紧地握住了七娘子的手,整个人都莫名地激动了起来。

莫非……九王爷是请申王入瓮!

后面的事儿发生得有些出人意料地快。

第三日,沈聿白率精兵三万破城而入!大营扎寨铜雀门前,其中一万精兵留街搜人,铲除余孽叛党,其余两万则全部随帅将直闯皇宫。

当日城头有护城兵亲眼目睹三万精兵入城的盛况,称其:骁骑凛凛军飒如风,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沈爷亲帅,九王爷如虎添翼。第四日,西宫联手九王爷,封阁老俯首称臣,三力联合,一举歼灭申王叛军,申王被活擒,八王爷靖王在太和殿当场被乱箭射死。直到那一刻,皇宫里的人才彻底明白,原来靖王一直都是申王在宫里的眼线,靖王和申王本想联合东宫仁孝皇太后来个里应外合的,谁知竟大意中了九王爷的计。

第五日,仁孝皇太后在东宫正殿悬梁自缢。

第六日,幼帝退位让贤,封阁老辞官让权,新诏随出,承九王爷为大统之君,九王爷李晋顺利继位。

次月,肃宫完毕,新帝谕诏:改年号为明承,兹定来年为明承元年,宜谨始于承祧,用涣恩而及物,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先朝之治,必循五圣之谋,思祗率于旧章,用答扬于先训,尚赖中外列辟,左右忠贤,文武合虑,以辅予治,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其实九爷,哦,不对,是明承帝登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松了一口气的事儿,这其中包括十五皇子,也包括前西宫的那位仁贤皇太后。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无论是对十五皇子还是对仁贤皇太后来说,那把龙椅还是太大太重了一些。

且先不谈治国富民,就先说权臣叛军。当时十五皇子等于是半道捡了件龙袍来穿,他被封为太子,被众人推上皇位,首要解决的就是两件事,或者可以说是两个人——权臣封习和叛军申王。

当时小皇帝,或者说一下子尊贵万分越级被封的仁贤皇太后所设想的法子是用封习去牵制住申王,最后再将他们两个一网打尽。可是仁贤皇太后忘了一件事儿,那便是封习有封习的私心,申王有申王的手段,纵使狭路相逢勇者胜,可剩下无论是谁,都不会这么轻易地任人摆布的。

所以,当时的九爷很聪明地站了出来。或者正如六娘子所猜想的那样,九王爷一直在等一个最好的时机,于他而言,早已经等了十几二十年之久,这漫长的岁月中,他早已把整个大周的繁盛蓝图给描绘、润色了一遍又一遍,所以他不在乎多等这十几二十天。

或者说,睿智如他,看中的并不单单是一把龙椅、一件龙袍和一块大方印,他志在宏图,多年的蛰伏,满心的抱负,又岂是这几件俗物能随意抵消的……不过这些都是帝王心、帝王事,也都是后话了!

申王政变前后历时十九天,大周国也在这十九天中迎来了全新的希望。

明承帝登基,普赦天下,百业待兴,百官待考。十月底,圣旨下谕,加开恩科。十二月,圣旨有谕,轻徭薄赋。明承元年一月,帝下令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二月,帝彻考三品以上官员,下令严惩贪官污吏,皇族世家子孙犯法与庶民同罪。四月,帝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平远河河道……

不过这些都是于公的,明承帝治国有方,赢得百姓一片赞誉;而于私,明承帝赏罚分明,这其中受益最大的有三人:沈聿白、封长渊和顾望之。

不得不说,沉寂了二十多年的沈家因为明承帝的上台而再次被众人推到了权臣浪潮的尖儿上。明承元年三月,沈聿白被帝钦封为煜宁侯,成了大周国开国百余年来第三个外臣拜侯之人。且这是恩封的爵位,是以可以子承父位,虽辈辈有降,但若是子孙大器有成,便一样可以为帝重用光宗耀祖的。

同月,帝又赐煜宁侯良田千亩,广宅一座,外加的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自也是数不胜数的。朝臣碎言颇多,文官频频上奏,唯恐沈家变成第二个封家,可明承帝出言一句:众爱卿只看到煜宁侯风光无限受赏无边,却没有看到煜宁侯为国冲锋陷阵舍命杀敌。一句话,看似漫不经心,却将满朝文武的闲言碎语压下了一半。

四月,明承帝传召封长渊和顾望之,君臣三人欢悦而谈。翌日,封长渊被封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官拜正三品,协习闻堂师讲,顾望之被封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官拜正四品,赐府宅一座。帝君此言一出,朝臣又是满堂哗然,原因无他,只因封长渊和顾望之都还太年轻,如此圣恩,难免会引人妒忌。

不过众臣哗然归哗然,可是明面上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指着皇上的鼻子说皇上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