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九个拆除系统(15)

陈钦清看着赵裕行这副模样, 眸光轻闪,笑得更深了一些。

赵裕行与陈钦清对望着,心里猛地一颤, 一股强烈的情绪笼罩在心间。

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帝王, 而在这一刻,那为万世开太平的志愿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为这已经不止是他身为君王的责任,还有陈钦清所希望的,只要是陈钦清的愿望, 他一定会去完成。

而一个盛世太平,他有自信能够做到做到。

可以说,满足陈钦清所愿,甚至远超了自己本该担负起的职责。

他虽然肩负着整个王朝,掌控着整个朝纲, 可是, 他也不过是履行着自己帝王这个身份的责任罢了,毕竟,他同时也享受着这个身份带来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 朝堂上下,他们都发现,他们的那位陛下似乎变了。

若说以前, 他们的陛在朝堂上游刃有余的把控着整个朝纲,让整个朝纲在一个无形的规则中有条不紊的运作,利用了每一位朝中官员的头脑与心机,达到了平衡,却不伤国祚,难说功与过。

毕竟, 能入朝为官者,又有谁会是愚笨的人?他们比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要优秀,才能站在这个国家的顶端,多多少少的左右着这个国家的命数。

只是有了权力,人心难免浮动,又在这个大染缸之中,更是难以坚持自我,从而随波逐流,结党营私明面禁止,可私下却是数不胜数,又因各种欲望与贪婪的刺激下,同流合污者也是不少。

或许在入朝为官前,他们的心里都是为国为民,用自己的才能去辅佐君王,开创盛世,没有人立志功成名会是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的,他们读书也是渴望造福百姓,流芳百世。

可是,在这个朝堂之上,在这个大势下,并不是只靠满腔热血就能完成所愿,在踏入到朝堂之上的那一刻,他们的选择性其实并不多。

周围的同僚和环境,完完全全的限制了他们,如同那汪洋大海般,将他们困在其中,无法逃出这片波澜涌动的大海,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大浪席卷,孤舟难行,最终死无葬身之地。

多少的雄心壮志,都败在这残酷的现实之中,最初的无奈的妥协,到后面的大环境下的迷失本心,成为自己曾经不齿的奸佞之臣,又或是周旋于人情世故中的奋力抗争,坚持自我,追求理想,再或是不惧撞破头颅的横冲直撞,刚正不阿,不畏生死,种种之下,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这是千古定律,谁也无法去撼动,试图撼动者必定受其反噬,哪怕是帝王也不行,所以从古至今的变法者,他们的下场都无比凄惨。

权力与人心交错,如何在这里取舍,让他们不伤及国本,让他们尽可能做更多利国利民的实事,让这个国家散发向上的朝气,便是考验帝王的能力了。

在这方面赵裕行已经是佼佼者,这是满朝文武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皇帝势弱的话,哪怕皇帝的血脉尊贵,也难免成为大臣们博弈的傀儡,哪怕皇帝的手中掌握着生死大权,也难免被人左右,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更甚至被人架空权力,不得不看自己臣子的决策行事。

野心是会膨胀的,特别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之时,当他们的野心抹灭了对皇族的忠诚,必然会是灾难,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王朝,成为整个国家的灾难。

赵裕行不可能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一次次的打压,无理又有理,对朝堂上下造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表面上格局看似没有变化,实际却是翻天覆地,而作为朝臣的他们,却是无法阻止,只能折服在他们这位皇帝的手段之下。

哪怕是已经位高权重的臣子,在每一次表面的无可奈何之下,心底也是敬佩他们的这位皇帝,同时,他们也彻底的认清自己的位置,不敢有半分的逾越,他们尚且如此,底下的臣子更是如此,这也是他们能一次次接受赵裕行“无理取闹”的真正原因。

他们的这位皇帝心机到底有多深,他们这些距离皇帝最近的臣子都不知道。

只是,他们的这位皇帝似乎更重自身享乐,对于这个国家的事情,只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便可,并无过于伟大的追求,哪怕是有贪官污吏,只要不过分,懂得收敛,又是本人确有能力,那么他们的这位皇帝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做理会。相当于赵裕行在满朝文武的面前划出了一条底线,只要不越线,那么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他都可以置之不理。

这让不少的大小官员都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心惊胆战,对他们这位深不可测的帝王敬畏不已。

而作为有心为民的忠良之臣,遇上了这样一位皇帝,他们的心情同样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