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7页)

“我去办事儿,正好搭他的车。”幺妹面不红心不跳的撒谎,这场电影将会成为两个人的秘密,就跟签订攻守同盟似的,大家同进退,谁也别想瓦解他们。

杨美芝好奇的问:“你去办什么事?”

她总觉着,小绿真这只“小福星”名不虚传,但凡是跟着她的思路和点子走,就不会有错。就像当年,她跟丽芝在劳教场看见有人卖瓜子儿纸烟,她说她也想让牛屎沟大伯来卖。这不,丽芝当好玩的事儿告诉她,她炒了瓜子儿,果然第二天就挣到她人生中第一桶金。

后来又听她无意间说起嫌供销社太远,要是厂里宿舍区能开一个小卖部就好了……果然,她一开起来,生意就风生水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给她挣来一套房子钱。

再后来,因为不知道物资交流会是她的主意,只以为是她爸爸单位提出来的,杨美芝没当回事,直到后来丽芝无意间说起,她想要再参加物资交流会的时候自己晚了……果然,交流会的商家个个挣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不跟着“小福星”思路走的后果,让她白白错过了大几千,甚至上万!

所以,等她说以后大河口会成为阳城市新中心的时候,杨美芝再次,毫不犹豫的拿出全部身家,掏空父母,举全家之力要买地皮盖饭店。

然而,幺妹这次还真不是有啥点子,她也不喜欢被杨美芝追着问想法的感觉,像是恨不得把她脑袋劈开看看里头有多少脑花似的,她有点害怕,赶紧找个借口跑了。

当然,也幸好小地精虽然什么都愿意跟好朋友分享,却还是没把他们家在蛇口买地开批发市场的事说给菲菲丽芝听,因为她有预感,从这次决策开始,他们家跟这大河口甚至阳城市任何一个人家都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让她隐约觉着,好像是阶层跨越的初端。

她不知道的是,如果她前脚跟丽芝说了,杨美芝后脚立马就能从妹妹嘴里套到话,说不定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盖饭店,而是去蛇口抢地了。

想到蛇口的批发市场,幺妹赶紧给外公挂电话,外公还没说五月份挣了多少钱呢,今天都七月八号,六月份的数据应该也出来了。

可惜,接电话的并非黄外公,而是兰艳。“小绿真呀,你外公出去办事了,你有什么事我可以转达给他。”

幺妹顿了顿,“没事,就是想他了,我晚上再打吧。”关于挣钱,她虽然也觉着兰艳阿姨不是坏人,可她也不想让她知道。

这一天,果然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天。她刚从电话室出来,遇到几个苏家沟养鱼和开小型砖瓦窑的社员,他们手里卷着报纸,只来得及叫声“幺妹”,就兴冲冲往她家去。

此时的顾学章,也才刚下班到家,他们在单位已经讨论了一个下午的《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甚至老书记还把《规定》全文也找到了,大家坐在会议室里,逐字逐句研究半天……虽然是物资局,干的却是工商的事儿!

除了激动和难以置信,其实他们也研究不出个啥来,这种大政方针类的文件,不落到实处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到底会成啥样。他现在更头疼的是,妻子的工作辞不掉,他应该怎么想办法帮一把。

黄柔现在已经做通三边老人的思想工作,这个学年也结束了,给学校和教育局甚至人事局说了两次辞职的事,可三方都不同意。毕竟,像她这么有才华,教学水平又拔尖的青年骨干,放哪个单位,哪个城市都是非常抢手的,傻子才会放她走。

可两口子也想好了,眼看着家里事业发展起一定规模,外公也来帮忙守业,幺妹也大了,黄柔是真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或者说,事业。

教书育人只是知识分子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是爱好。

她的爱好是创作,自由自在的创作,这么多年在各类大中型报纸上也发表过不少诗歌文章,大河诗社也办得蒸蒸日上,她总觉着,只要自己再努把力,再加把劲,或许能有突破性进展。

当然,从一个家庭发展的角度来说,丈夫为了照顾他们,已经拒绝了省城的调令,那可是省城所在地的市委班子啊,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可实际是大河口距离省城挺远,坐火车得九个小时,开车也得四个小时,去了省城他想要再每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就不可能了。

要么他不去,要么举家迁往省城。

顾学章爽快的选择不去。这里的“家”,不光他们一家五口,还有双方老人,兄弟妯娌,甚至还有绿真从小到大的伙伴,朋友,皮革厂,新盖好还没来得及住几年的大房子……一切的一切,整个家十几年的积淀都在这儿。

本来,正式调令也还没下,只是组织先找他谈话。知道他真的放不下阳城市,省里商量后决定,那就让他留在阳城市吧,往市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