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6页)

如果张爱国真认识胡晚秋,那他们是什么关系?胡晚秋把大河皮革厂写进她的小说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还是张爱国撺掇,二人合谋?

要是能找出他们之间的利益勾连就好了,无数中外历史故事告诉她,只要破坏这种平衡,他们的勾连就会失败,到时候就能各个击破。

要是外公还在大河口就好了,他那么聪明,阅历那么丰富,肯定能想通关节……可惜啊,周永芳一天三个电话把他给催回去了。

“啊啊!”小橄榄指着不远处驶来的黄色面包车叫道。

“橄榄可真聪明,知道这是爸爸妈妈的车车。”

车子停在门口空地上,黄柔找下来,“怎么在这儿,怪冷的。”

橄榄已经迫不及待扑进她怀里,“咿咿呀呀”不知道说些什么。幺妹帮妈妈和爸爸的皮包拿下来,里头装的是他们晚上要处理的文件,这份贴心,可真像个尽职尽责的小秘书。

“怎么,绿真有心事?”黄柔一面颠着儿子,一面回头问。

幺妹站住,正要把秋萍说的事告诉妈妈,忽然见黄卫红从厂里跑出来,“幺妹你电话。”

“谁呀?”

“春苗姐。”

幺妹赶紧把包递给爸爸,跑厂里去。春苗暑假没回来,说起来已经快一年没见了,虽然经常通电话,可幺妹还是想她的。

“姐姐,我来啦。”

听筒里传来清脆的笑声,“跑急了吧?你慢些,不着急,你们吃饭没?”

“还没呢,我们这儿天已经黑啦,你们那儿还没黑吧?”毕竟广州的纬度更低。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蛇口这边还有太阳呢,黑得比广州还晚。”

幺妹一顿,“姐你在蛇口吗?”

“对,今儿就是告诉你个好消息的。”

原来,她被春晖和幺妹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的追着,每次出去做义工的时候都在留意有没有要卖房卖地的农民,跟她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前几次都让人抢了先,今儿正好遇到一家人要卖,她连价格也没问,先给了三百块定金,就给妹妹打电话了。

幺妹也没想到,春苗姐姐居然真把“不论价格多少都要买”奉行到底,真就价格也不问就给了定金。

当然,三百块在现在的她眼里,也不算啥大钱。幺妹紧张的咽了口唾沫,“是卖房子还是地?”

“只卖地,有三亩四分,是个赌徒,听说是偷跑澳门输了钱,回来凑钱,准备便宜卖,我怕夜长梦多就……”

幺妹真想给姐姐竖大拇指,真棒!

“好嘞,姐你等着,明儿我们就过去。”

“啥?明天就来?”春苗没想到她说风就是雨,她给定金的时候还想着,怎么着也给她拖到放寒假或者元旦节呢。

“对,姐咱们说好一个见面地点,明天早上我们就过去。”

挂完电话,幺妹的心情呀,就跟那天空中的小鸟一样,啾啾啾!又像夜空里绚丽夺目的烟花,嘭嘭嘭!

她几乎是飞一样的速度跑回家,院里,饭桌刚支开,两张八仙桌摆得满满登登,有荤有素有热有凉,那叫一个丰富!

“爸,我姐打电话回来,说蛇口有人要卖地,三亩四分嘞!”

顾学章怔了怔,“这么多?”

在闺女小和尚念经似的“科普”下,他也意识到蛇口的重要性和发展前途了,寻思着反正手里有闲钱,买就买呗,买几分放着,说不定以后就能用上呢。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聪明人。

那样的地方,全国乃至全世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他只敢想能有几分就不错了,三亩四分,他是做梦也没梦到过嘞!

其他人自然也听见了,但他们却一丝激动也没有,只是好奇的问:“春苗还真看啊,看的哪儿?地势平不平?以后能卖出去不?”

幺妹一愣,“不管平不平,咱们都不卖,留着自己盖房子。”

“害,大老远的盖房子干啥?又没人过去住,要说气候啊,还是咱们大河口好,咱们过去也待不习惯啊。”刘惠语重心长的说。

其他人虽然没附和,可也是同意的,毕竟,农村人嘛,盖房子就是为了住!

可幺妹却不这么想,“咱们可以卖房子啊,就比如说咱们大河口,一块地皮才几千块钱,可要是盖成房子,那就是几万块,翻几十倍的赚嘞!”

大家似懂非懂,每一个字都能听懂,可连在一起就不明白了,这跟春苗说的是同一回事吗?

幺妹急得跺脚,“哎呀,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去蛇口买地,盖成房子,最好是楼房的话,以后咱们就能翻几十倍的卖出去,那就是几千万啦!”

几个男人的眼睛终于亮起来了,可几个伯娘还是不怎么心动的样子。

“几千万啊,会不会太多了?咱们现在的钱也够花了,要不就收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