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上坟(第3/4页)

“小叔?”连蔓儿有些吃惊,难道连守信不是连老爷子排行最末的儿子?

“你们小叔比我小两岁,是十岁上没的。”连守信看着空旷处,缓缓地道,“那年闹灾荒,没吃的。”

短短的两句话,被连守信貌似平静地说出来。然而连蔓儿却知道,这背后的惊涛骇浪,凄惨悲伤,深深地刻在当事人的心中,她无法体会,却也感觉心头上被压上了一块巨石。

就这样沉默的坐了一会,连守信终于站起身。

“该回去了。”

连蔓儿几个也站起来,就要跟着连守信下山。

“小心脚下,”连守信突然道,“别踩。”

连蔓儿保持着抬着一只脚的姿势,低下头,发现她面前的山坡上,是一块小小的不超过两个巴掌大的土包。说是土包,它只稍微比周围的地面高出了那么一点点,不仔细看就不会察觉。

“爹,这个,也是坟吗?”连蔓儿问。

“哦。”连守信只低声哦了一声,就扛起铁锹,慢慢地朝山下走去了。

连蔓儿小心地收回脚。

“哥,小七,你们说,这里面埋的是谁?”连蔓儿小声道。

五郎和小七都默不作声,刚才她们坐在那座孤坟旁边,面前就是这小小的不能称之为坟的土包。

几个孩子默默地站了一会,连蔓儿蹲下身,将摘来的纸花和寿桃放在土包旁边,用小石头压住,小七和连叶儿也如法炮制。

下山的路上,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宁愿踩在难走的沟沟坎坎上,因为她们知道,一不小心,或许她们的脚下,就是一条曾经的小生命。

那一天,连蔓儿第一次知道,没有后人的孤男孤女,是不能进祖坟的,而夭折的小孩子,更是连个坟头也没有。他们往往被家人用粪箕子提着,随便寻个山脚、地头埋下。

张氏的那个孩子,是连守信带出来埋的。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谁都没说什么,但是他们都认定,刚才的那个土包,里面埋的就是那个孩子。连守信将他埋在了他们的小叔的坟旁,是为了让他们的小叔能够照看那个可怜的孩子,让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在地下能够相互依靠,不用害怕孤单和寂寞吧。

“爹,”到了山下,五郎追上连守信,“等我……我把小叔的坟迁回去。”还有那个孩子,他也不会让他孤零零的留在那里。

连守信笑了,很欣慰的笑。他拍了拍五郎的肩膀,摇了摇头。

“……等以后,我老了,没了,你记得别忘了给他上坟就行。”连守信道。

“蔓儿姐,以后我爹娘咋办?”连叶儿有些茫然地问连蔓儿。

连守礼和赵氏如果以后不能生下儿子,作为成家的连家人,他们还是有资格进连家的祖坟。

但是,作为闺女,连叶儿只有在殡葬的时候,还有在之后一年的几个主要的节令才能给他们上坟。这其中还包括一个麻姑节,是女人专有的给新去世的亲人上坟的节日。而之后每年的祭祖、扫墓,连叶儿都是没资格参与的。

“事在人为,叶儿,你别想那么多。到时候,你咋想就咋做!”连蔓儿鼓励连叶儿。

规矩、习俗的力量有多强大?

周氏多厉害的一个人,在连家几乎就是她一手遮天了。但是她也只能看着小儿子孤零零地埋在山背后,而不能为他争取些更好的死后福利。除了连守信,连老爷子,还有连家的其他人,有谁记得这里还埋葬着一个和他们骨血相连的亲人?

连守信不痛惜小兄弟、小儿子吗?但是他还是得按照习俗,不能为小儿子树坟。他对五郎的期待,也不过是不要忘了给这两个人上坟。不,他只说不要忘了给他们的小叔上坟,而没有提到那个夭折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坟,也不能接受纸钱和香火的供奉。

而连叶儿,如果想做成她想做的事,势必要冲破世俗的、人为的重重阻碍,成为众人眼中标新立异的人物。在这个年代,这对女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美好的词汇。

回家的一路上,大家都走的异常的沉默。

连蔓儿、五郎、小七和连叶儿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对于孩子们来说,沉重的心情是不会持续很久的,等迈进了连家的大门,她们又都欢快起来。

周氏已经带着媳妇们在做饭了,张氏送来了一条子猪肉。

扫墓归来,连家这一大家子是要吃一顿团圆饭的。

“爹,我那边盖着房子,晌午我得陪帮工的吃饭。要不,人家挑理。”连守信道。

连守信不在老宅这边吃,张氏和几个孩子只说要去做饭,也没有留下。

连老爷子觉得连守信说的话在理,并没有阻拦,周氏收下了猪肉,也没说什么。

清明节,托祖宗的福,是这一大家子过的最平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