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页)

只留下一封书信——

父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既然您当年要我守寡,便是我已嫁出去,既夫已死又无子,我且从我自己!女儿不孝,今后,您就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吧。

柳祭酒脸色铁青,若不是老太太拦着,只怕要把人抓回来送到家庙去。

柳家这事一传出去,叫人不胜唏嘘,没想到这柳沉璧反抗起来如此刚烈。

战老夫人放下手中的帖子,又想起那柳家姑娘来了,她是知道平安他娘那个幼儿园是做什么的,虽说家里请有夫子,但是怀远听说平安也要去幼儿园读书,就闹着也要去。

如今看来幼儿园的夫子里有柳家姑娘无疑,她倒不觉得有什么,还觉得这柳家姑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敢于争取,不是一味顺从,挺好。

自打年后,她透露出镇国公有再娶的意思后,上门示好的不少,但她看来看去觉得没一个合适的,年头里也见了几个,别说小的不乐意,大的也不乐意。

其实,这柳家姑娘还真是最适合的那一个,只是这柳祭酒不同意。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老顽固不同意总不能强求,何况这柳老夫人回京了也没见再表示过那个意思。

唉!

——

这日,平安日常来莫老这边练字。

莫老见平安的字认得很快,又总见他数数,便打算教他认数字。

“123我会写啊。”平安听说要教他写123,他就拿开已经写好的大字,在空白纸上写下早就会写的123。

莫老看着这上面歪七扭八的字,在他看来是鬼画符,气得吹胡子瞪眼。

“胡闹!谁教你这般用乱七八糟的笔画来代替字的。”

平安也瞪眼,“没胡闹,这是娘那边的字,比爹爹写的容易多了,我还能写到10。”

说着,他真提笔写了起来,用毛笔没有铅笔写得快,写得好,占的地方也比较大,但写出来的总算认得出来。

听到是海外那边的字,莫老一噎,静下心来一看,发现是有规律的。他再将大虞的数字写上去一一对应,还真是比较简单。

这个若是能代替算学数字,解起来会不会比较简单。

“我娘说再过不久,我就要去幼儿园读书了。老先生,您要不要跟我去幼儿园呀?”平安问。

安觅跟皇上要一块地建幼儿园,皇上把城南一座荒废的学馆给了安觅,这事莫老是知道的。

“你又不是整日玩乐,玩完了还要过来习字。”莫老只以为幼儿园是小孩玩乐的地方。

“不是玩乐,幼儿园是读书的,有老师,有同学,有课本。”平安去娘那边的时候有去上过幼儿园。

“平安有课本的。”平安从小包包里拿出一本巴掌大的儿童读物,上面印着配有图的小故事,有娘以前给他讲过的夸父追日,有小熊不刷牙的故事。

莫老先生见了眼前一亮,像是见到稀世珍宝般,拿过来翻开来看,看到上面每一句都有不一样的符号,就问平安是什么。

“标点符号啊,这样就不用摇头晃脑来读书了。”这个,他早就跟脑子里的小课堂学会了。

莫老也给平安点过书,何为点书?就是先生用木制的小竹签,一头粗一头细,两遍都是圆圈,戳上印泥,盖在书中断句的地方,就是点书句读。大小圈读法韵律不同,直到学生学会句读了会自己点好给先生看,往后读书也能轻易找到韵律。

他把大圈小圈往这两个符号上套,发现用法一样,还有其他符号待解惑,再问平安,平安就不懂了。

莫老破天荒送平安回家。

如今魏家兄弟分家了,魏老大那边叫魏宅,魏景和这边是魏府。

这会魏景和还在户部当值,听闻莫老来了,安觅赶紧出门把人迎进前院魏景和平日会客用的屋子。

莫老一进屋就看到屋里坐榻上堆着的木块,还以为是积木。

积木莫老懂,他还陪平安玩过几次。等看到木块上有字形,他怔住,上前从里边翻找出两块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字。

他在一堆木块里很快就拼出几个字,若是这个给小孩拼着玩,既能玩又能加深认字,倒是不错。

莫老坐到茶几这边,看着对面这个生得格外精致的女子,任谁也想不到就是她给文学上带来了诸多改变。

“老夫怎么觉得,你就等着老夫送上门。”莫老说。

安觅笑了笑,将标点符号的用法、拼音、九九乘法表讲给莫老听,莫老听得一直瞪大眼。

安觅一度担心他激动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探索一辈子学问的莫老来说,发现新的文字,就跟发现了无价之宝一样。

“莫老可有兴趣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出一批学生试试?”安觅抛出鱼饵。

莫老醍醐灌顶,打开新的教学方式,他知道不论是这个拼音,还是这个阿拉伯数字,哪怕是这个标点符号,都会给当下的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