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事实证明,他也没看错人,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顺义县,乃至整个大虞皆被他力挽狂澜。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不像其他地方官,从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只知道和稀泥,推卸责任。

他想起上次魏景和找来是因为要商户捐粮的事。

商户地位低下是自古以来的事情,因为魏景和,商户有了翻身的机会,哪怕是为了这一次机会,那些商户也敢冒险一试,赌赢了就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能靠科举改换门庭的商户。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如今各地方越来越多商户将囤积的余粮献出,只是往后就没那么容易拿到考科举名额了,但也叫其他商户们趋之若鹜,由此可见,让后代子孙考科举改换门庭是商户们梦寐以求的事。

可以说,魏景和让商户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不知道他这次来又有什么事。

战止戈进了营帐就看到里面置了炉子,魏景和着深蓝色长袍大氅坐在那,修长白皙的手正拿着一些碎石往炭火里放。

战止戈看了看外面天色,有这么冷吗?莫非是他刚操练回来没感觉?还有,往炭火里放石头是什么取暖法?

魏景和将碎煤放到已经烧红的炭火上,又用小树枝拨了拨,让火焰尽快把煤燃烧起来。

战止戈看这画面,还以为是哪个世家子再跑到他这煮茶来了,看着怎么这么惬意呢。

魏景和放下树枝,起身对战止戈拱手作揖,“将军。”

“魏大人,你这是冷?”战止戈撩袍大马金刀坐在对面,拿起茶杯喝茶。

魏景和微笑摇头,将桌上的盒子拿起来,“将军不防看看这个。”

战止戈看到盒子里装着块都没拳头大的黑石头,直直看向魏景和,你在玩我?

魏景和把盒子合上放回原位,看了眼已经开始燃起的煤渣,“将军再来看看这个。”

战止戈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放下茶盏起身过去瞧了眼,不还是烧着的炭火,难不成火里有花不成。

“魏大人难不成与本将军看的火不同?”战止戈问。

魏景和拿起树枝拨开已经燃烧了的煤渣,“将军请看,这是下官方才放进去的。”

他不说战止戈都忘了进来时看到他往里投石子,而现在告诉他,这燃烧着的炭火就是方才放进去的石头?

“魏大人,你当本将军是平安,逗着玩呢。”石头能烧,滑天下之大稽。

魏景和轻笑,“这是村里一小孩给平安的石头,被平安误打误撞扔进火堆里就燃了。”

这一次他没打算揽功劳,毕竟王老头那孙子给平安送石头时那么多人看见了,还有了灯大师也亲口证明平安也因为他福气不小,这个就不用帮忙隐藏了。

战止戈怀疑自己听错了,比听到亩产上千斤的红薯还不可思议。

这世上当真有能烧的石头?

想想平安那日又是带着怀远摘玉米,又是拔土豆的,皮得什么都敢干,真拿石头去烧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当日的玉米,他想吃甜杆就让皇上意外发现了玉米,他带怀远挖土豆玩,又让皇上意外发现了土豆比红薯产量还大,这石头要真被他烧着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你说的石头就是盒子里那块?”战止戈用树枝拨了拨越烧越旺的火。

“正是那块。”魏景和再次把石煤拿过来,“我问过那小孩了,这是他随着他爷爷在山上找吃的时候捡到的,就在城外十里周围的几座山。”

战止戈拿起来上下端详,摇摇头,“这也就是能烧火,若真发现了还需费力开采,于百姓们没什么大用处,还不如用柴禾。”

魏景和早料到他会这么说,说出一句足以让一个将军为之振奋的话,“若是用来冶铁铸造兵器呢?”

战止戈目光倏地变得犀利,刷的看向魏景和,“魏大人此话怎讲?”

魏景和:“这石炭耐烧,比木炭温度更高,火力更强,将军觉得是不是于冶铁更有帮助?”

不用魏景和说太透,战止戈已经能想到其中的好处了,看向手里的黑石头目光灼热。要是能用来冶铁,锻造出更多的兵器,大虞朝的兵器强大了,何愁打不赢仗。

“你说这石头在哪?你先同我一道去查探一番,确认这黑石的所再位置在入宫禀明皇上。”战止戈将他口中的黑石小心翼翼放到盒子里,转身就出门吩咐人去牵马。

魏景和正有此意,带上石头跟上去。

——

战止戈派了几队人马寻了一日,总算找到了黑石的所在,确认地方后,战止戈让人盯着,翌日便带着魏景和再次直奔京城。

一模一样的场景,大家又看到镇国公带着顺义县的县令疾奔入城了,这一次谁也不敢再猜大虞要完,而是猜这县令又要通过镇国公拍什么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