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页)

就因为自个儿的那些个小心思,害的儿媳早早没了。儿子被个丫头给迷了心智,整个杨家都成了别人嘴里头的笑话。

人啊,总是得陇望蜀的,本以为孙儿考上秀才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可自从得知孙儿还有这般好名次,甚至能入得府学读书。心里也就更添几分野望。

孙儿还小呢,以后说不得就成了举人呢,进士也不是不能想的。到时候他们家就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了。偏偏名声这般难听,说不得以后还会影响前途。

没看到就算孙子年纪轻轻中了秀才,但真正的好人家还是不肯把女儿嫁过来吗?谁想整日里对着个丫鬟行礼问安的?

还有说什么子肖父的,有这般父亲,儿子怕也是靠不住的。

谁成想老婆子就这样没了呢?

想想他当初明知对方这些年来的心结,这般不是往人心里头插刀吗?

老婆子纵有不是,也伺候他这么些年了。

又见孙儿这般消沉,更是万般放心不下,如今孙儿可是整个杨家该换门庭的希望啊!可是丁点事儿都不能出的。

这不,杨爷爷知道孙子在这边招待同窗,还是那位少年俊杰,生怕孙儿有什么不当之处。也顾不上什么妥不妥当,急急让下人搀扶着过来。

待进来看到沈煊脸上无甚异色,又见孙儿也没什么大碍,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又有些不放心的对着沈煊道

“我这孙儿自幼被我们老两口带着,如今他祖母去的突然,心情自是不渝,要有什么怠慢之处,还请沈公子谅解。”

见老人家这般模样,沈煊连忙解释道“杨师兄一向有礼,对小子也是多有照顾,何来怠慢一说。”

见对方真的毫无芥蒂,杨爷爷才真正放下心来。别看孙子素日交友不多,但这一个就顶别人不知多少个了。

这般年纪,这般才学,以后只要不出茬!子,就是铁板钉钉的举人老爷了。可不能就此坏了情分。

见到杨爷爷这般样子,沈煊也猜到了对方的来意。心里也是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他居然也成了需要谨慎对待的大人物了?

杨爷爷这心操的!

不过自老人家过来以后,师兄神色好了不少,怕也是强撑着怕老人家担忧。

“师兄总要好好保重自己才是。过去的总是要过去的,多想无益。杨爷爷年纪大了,这般下去可是不好。”

沈煊知道自个儿说这话是有些僭越了。毕竟人家的家事,他这个只知皮毛的外人哪里好说些什么。

只是想到杨师兄这两年对他的照顾,尤其去县学那年,每天马车都是早早的等在那里。

天冷的时候,车上总备着一壶热茶,等他来了,也不多说什么,径自把杯子往他手里递。

看他如此,沈煊如何又能忍得住,真把自个儿当做“外人”呢?

见到一脸担心的小师弟,杨子修自也不会无动于衷,神色稍稍松了松,轻拍了拍沈煊的肩膀“放心吧,师兄不会有事的。”

见师兄听进去了,沈煊才稍稍有些放下心来。

回到家中,看着在厨房里忙里忙外的娘亲;院子里偶尔说上两句话的爷俩,还有到了游戏时间正玩的不亦乐乎的壮壮。

沈煊原本有些压抑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刚刚还劝杨师兄放下往事,到自己这里反而这般放不开。

大道理谁都懂,看透的有几个?做到的又有几个?

知子莫若父,见到自家儿子这副样子,沈爹立马便反应过来“可是你那位师兄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儿子到时,人都已经去了。”沈煊点点头,语气有些低沉。

沈爹也是叹了口气,这两年因为儿子,他也没少去镇上。那家的事也隐约听过几嘴。

只觉得这般好的后辈,怎么就摊上这么个拎不清的爹呢?那位老太太也是糊涂的,又不是没有孙子,在儿子媳妇那里瞎搅和是怎么回事?

这不,出了事,受委屈的还不是自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