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不过大家羡慕也就跟以前看到豪车会多看几眼是一样的道理。

早在悬浮车上市之前,华国的空中车道就已经正式规划出来了,地面行驶有各种规章制度,空中行驶也是一样的,类似时泽刚才那样直接从空间纽中拿出悬浮车的并不少见。

这几年,华国的发展速度快到一不留神就要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每一年,国家科技都会有极为明显的进步和变化,说是日新月异都为不过,各种跳跃式的进步让其他各国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现在,每一个华国人都为自己生在华国而感到自豪。

以前移民到国外的各界人士更是疯了一样想再移民回来,就连一些国外的人都想移民到华国来,实在是华国对公民的各种待遇太让人眼红了。

只是华国对移民一事把控严格,不是没人成功,但人数很少就是了。

这种外紧内松的政策方式,更是让华国人享受到了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每天都有人在为国家爸爸打Call,而造成这一切的戚安安大佬,自然也在打Call的行列之中。

现在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三四岁小孩,谁能不知道戚安安的大名?

别说华国了,她的大名早就名传世界,哪怕外国人也对她的成就如数家珍,恨不能自己国家也出这样一个传奇天才,做梦都想!

除此之外,华国的人身安全保障更是在国际上排名第一。

像拐卖、贩毒、犯罪等等违法事迹,在华国的出现几率每年都在稳步降低,一经出现,必然遭受最快最猛烈的打击,导致华国的人身安全程度高到无法想象的程度。

太让人放心了!

种种好处,随便找个人出来,都能不带停的说一天都还说不完。

此时已经开着悬浮车离开学校前往军区的时泽也很期待,因为他的导师,也就是戚安安新的研究成果要出来了,作为戚安安带着的研究生,他有资格去实验室那边看看结果。

没错,他已经是戚安安名下的研究生了,并且已经跟了戚安安快两年了。

想考戚安安名下的研究生,难度无疑是地狱难度,她名下名额有限,但想考的学生却一大串,不止是帝大学生,就连别的大学对自己有自信的都想试一试。

而戚安安要收的学生,不单单是卷面成绩好就行,更重要的要逻辑思维好,能创新!

卷面考试通过,败在面试这一环节的学生不知凡几。

为此,好多学生给戚安安起了个大魔王的外号,以此来表示她的严格程度。

但真考上了的话,好处却多到无法想象。

无论是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罢,在这个阶段,都要跟着导师做一些研究,两者区别只在于博士生比研究生接触更深,但本质上其实没太大区别。

只要你能力足够强,研究生阶段也同样能接触很多。

一般能带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手上都会有一些研究项目,而研究项目跟名下学生的学习方向大致是差不离的,这样就能带着学生理论实践结合的学习,效率更高。

而论起研究项目,谁有戚安安手上的项目多?

她项目多,高产,并且基本不会在一个项目上重复进行,就算是同一个领域,项目的核心方向都是不同的,她人又大方,对名下的学生是真的全力培养!

只要跟了她,光是从见识上就能甩其他同学几条街。

虽然忙起来是真忙,累起来是真累,实验起来都是高强度的工作。

但学到的东西却都是实实在在的。

为此,每年依然有大批大批的同学乐此不疲的想要找戚安安当导师。

作为戚安安名下研究生中的一员,时泽可被太多太多人羡慕了。

要知道,戚安安现在名下研究生和博士生加起来一共也就十个人左右,足以见想跟着她难度有多大了,时泽作为第一批就跟着戚安安的研究生,可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前往军区的路上。

时泽透过悬浮车的车窗能看到外面外面空中车道有一辆又一辆的悬浮车来回,他脸上不由带上了笑意,悬浮车和空间纽的研发,他都有参与其中。

虽然只是打了下手,但看着自己参与的研究成果成了大家普遍使用的东西,他心里还是格外有成就感。

尤其是空间纽。

当初空间纽的存在刚被大众得知时,太多人喊着叫着让空间纽出售,他们要买,有了空间纽,就再也不用愁东西太多不好搬了。

可惜,戚安安觉得空间纽并不是急需品,并没有将其列在计划中。

她直接将技术开放,让其他人负责开发,开发出来了想推广就随意,开发不出来,那大家就先别用,在空间纽之前的各项成果,都因为急需和时间紧迫的关系,一直都是她全权负责,可自那之后,她就开始慢慢放权,引导别人来主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