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代王谋逆一案, 从始至终都没有惠王府的影子。

似乎一夕之间惠王府就从人眼底消失了, 弘景帝驾崩那日没有出现,之后京城大乱自是不用提。可当事后一切尘埃落定, 被无辜殃及的朝臣们开始清算叛军罪行之时,惠王府一下子就显了出来。

几个王府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攻击,尤其以晋王府最为惨烈, 附近几条大街尸横遍野,清理多日都还能见到残留的痕迹。

哪怕是素来低调的庆王府,也被叛军骚扰过, 只是被府里的护卫打退了。唯独惠王府从头到尾就好像是透明物一般, 左邻右舍都被叛军骚扰过, 可偏偏叛军就仿佛看不见惠王府一样。

那两日因外头的形式太混乱,紧邻着惠王府有两户文官家,实在被吓破了胆子。想着惠王府是王府,王府护卫众多, 总是要安全些,就派下人上门求助, 迎来的却是无论怎么叫都叫不开的大门。

后来这两户人家都被叛军破了门,府里死伤惨重, 其中一户人家的女儿被叛军祸害了,事后就一头撞死在墙上。如今叛军被事后清算, 朝廷严查余党, 这两家人劫后余生之余,看着旁边依旧威严耸立的王府, 再看看自家惨况,新仇旧恨上了心头。

也是巧了,那户人家的老爷在大理寺当官,便亲自检举惠王也是叛军一员,和叛军有勾结。

其实这本就是明摆着的事,代王是惠王的亲弟弟,亲弟弟造反,亲哥哥肯定知道。惠王府的不冒头于外人来看,不过是坑壑一气,等着代王成事,荣华富贵自是少不了他们的。

这种想法是没错,可惜代王最终事败。

若是没有人提也就罢,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反正皇家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偏偏被人提了,而叛军恶行累累,满朝上下谁不痛恨,谁不是怨气满腹,咬牙切齿。

这种情况下,惠王府与叛军勾结之事很快就传得朝野内外皆知。

同样都是皇子之尊,晋王一马当先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带人外出剿叛,不光剿灭了叛乱,甚至救了不少官员和其家眷。叛乱结束后,晋王府的人往外运尸体,运了整整一日。那附近几条大街的惨况,任谁看见都要摇头感叹说道一声惨烈。

而与之相反,惠王明明尚有余力,却是见死不救。

人性本就是这样,大家都惨,凭什么就你置身事外。而你的置身事外是明明知道会发生什么,却是坐视不管。自古都有株连这一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虽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蒙骗世人的,可让你难受,我便舒服了。

尤其都知道中宫一系这次是完了,也就没有个什么顾虑的了,许多朝臣都蜂拥而起上折子弹劾。

消息传到惠王府,惠王破口痛骂之余,吓得是胖脸煞白。

不是他怂,而是他自打知道代王事败后,便一直心中惴惴,谁曾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了。

“都是你这孽子,若不是你不让下人去应门,又何至于闹成这样?”

闻言,赵祚反驳:“当日那种情形能放人进府?就不提被三叔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留下两家人,还会有更多的人投靠来,府里能都接受下?”

理是这么个理,可人一旦出事,难免会迁怒。

父子二人大吵一架,下人们俱都不敢阻拦。

吵完了,事情还得解决。

如是又熬了三日,惠王左思右想后,进了趟宫。

他什么也没有干,不过就是把魏皇后给出卖了,换取自己的平安富贵。

晋王只听说弘景帝犯病了,便匆匆忙忙进了宫,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还是问过李德全后,才知晓事情究竟。

惠王为了自保,出卖了魏皇后,将魏皇后早年干的一件事告知了弘景帝。就是因为这件事,弘景帝才犯了病。

德妃当年之所以会死,竟和魏皇后有莫大关联。

沈鸾还在闺阁的时候身子便不好,但只是弱,并没有什么大病。后来进了宫,身子就越发不成了,太医诊了无数次,都是说心有郁结所致。

能是心有什么郁结,自然和进宫,和沈家有关。而这一切本都是弘景帝不愿关注,并极力回避的。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沈鸾有了身孕,彼时还是刘太医的刘良医跟她说过,生下这个孩子会让她元气大伤,有损阳寿。可沈鸾还是坚持如此,并将晋王生了下来。临到生产之前,沈鸾的状态都还挺不错,恰恰在生产时,出了问题。

沈鸾难产了,虽是最后母子平安,到底亏空太过,没熬几年,就丢下晋王撒手人寰。

这件事一直是弘景帝的心病,他一直觉得德妃是天妒红颜,是世事弄人,是她故意和自己作对,才会没了的。

万万没想到竟是皇后在其中动了手脚。

其实惠王也不知道具体情形,他只是幼时听魏皇后说过一次,可就凭这个,已经足以让弘景帝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