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辞旧(第2/3页)

七娘子笑着摇头,“没有人会再这样叫啦。”

四郎顿时欢呼起来,又亲了七娘子几下,才扭动着身子。“积木……”

到底还是个孩子,心头的结一解,就惦记着玩了。

七娘子不禁失笑,她站起身亲自将四郎抱到了育婴室,和许凤佳一道陪着两个孩子玩了一会积木,才各自分开吃饭。

两个人并肩出了屋子,七娘子却没有回西三间,而是踱进了东静室,冲着五娘子的小像,出了半日的神。

许凤佳也站在她身后,跟着她一道望着五娘子的小像,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们还是第一次一起进东静室来缅怀五娘子,七娘子怔了半日,心中百感交集,她慢慢地叹了一口气。

“我有点怕。”

“怕什么。”许凤佳就低沉地问。

七娘子闭了闭眼,又向前几步,掀起了画上的轻纱,凝视着画中人永恒的微笑。

“我怕我误导了两个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还能从他们的娘那里得到一些别人得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五姐再也不可能给予的东西了。”

她停了停,又道,“我也怕我把两个孩子养坏了,我没有一点经验,我很怕犯了错,将来到了地下——如果有地下,我没办法向五姐交待。”

“我更怕……我怕我把孩子们养得很好,他们平安喜乐地过了一生。而却没有地下,五姐再没有办法知道……知道……”

她的声音抽紧了一些,“我也很怕我娘在地下会寒冷孤单,怕她对我很失望,因为我终究是没有把日子过得太好,也没能照顾到九哥。可我又怕——人生中的遗憾,真的太多太多。”

许凤佳忽然轻轻地抱了她一下,又松开她朗声道,“怕什么怕,吃饭要紧。”

七娘子一下又含泪微笑了起来。“你就只想着吃饭!”

#

虽说还有很多事要在私底下布局,但毕竟到了年边,一家人最大的事也就是过年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家下数百男女执事都按等次分列在梦华轩外头,由许凤佳和七娘子亲自念了花名册,每人按等次,各自得了新衣赏钱,各院里也都私底下赏了劳累一年的下人们,七娘子又盯得紧,将乐山居、清平苑并明德堂等三处地方的下人们都召集起来,定下来各自给假一天回家休息,又排出了值班表来,免得新年拜年时有人躲懒等等。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今年人齐,平国公和太夫人的意思都是办得隆重一些,因此自腊月二十九开始,大厨房忙了一天,作出了上百样祭祖的吃食,除夕一早男女眷们进宫朝贺出来,便开了祠堂,数十人分男女昭穆排列,由平国公主祭,许凤佳献爵,四郎、五郎亦有份出面捧帛,由先祖开始逐次祭拜,平国公并喃喃低语,禀报一年大小事务。众人均神色肃穆,虽然天气寒冷,祠堂内又只有几个火盆,如此僵立半日,实在难熬,但众人竟不发一语,如此肃穆祭祀完毕。又簇拥着太夫人进了乐山居,次第向她行礼过了,这才又进了流觞馆,各执事们有不当班的便回家过除夕去,有差事的则全在内院伺候,个人多给了五钱银子,权作除夕夜加班的补偿。

这个规矩,倒是七娘子今年刚兴起来的,她恩威并施,手段如此厉害,又兼众人还在吴家一事余悸之中,因此是处处打点小心,上下和睦,是一点事都不敢闹得出来:都生怕闹出来被记到档里,难免又要吃七娘子的手段了。

除夕夜大排夜宴,场面就要比杨家更热闹得多了,杨家过年,到了七娘子出嫁前,已经只有四个主子,平时觉得清静,到了年边上顿时就有了冷清之感。倒不如二房三个儿子次第娶亲,一家人算起来也有十余个,热热闹闹说说笑笑的,才觉得正在过年。如今七娘子嫁到许家来,到了团年饭上,许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通房们不算,也有二十二个主子,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就有了大家族的热闹气氛。

若是说平时聚在一起,还有些眉眼官司,与妯娌们说话的时候,更是要处处留神,年节中却不必如此:即使是平国公这样酷烈的性子,在大年下也是笑口常开,吉祥话不断,大秦人最重元月和气,就是五少夫人此时对着七娘子,也都是一脸的笑意,更打趣七娘子,“一会儿包饺子,六弟妹可要给我们露一手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七娘子包的几个饺子,毫不例外,不是糊皮就是露馅,是一个能吃的都没有。听五少夫人提起往事,众人都笑道,“说得是,今年包饺子的手艺可长进了吧?”

七娘子面色微红,嗫嚅道,“五嫂就会取笑我,人家毕竟是南边来的,哪里包过饺子。”

她何曾露出过这样的小儿女态,就连四郎、五郎都拍着手笑她,许凤佳更是捧腹大笑,兴致盎然地道,“没想到你也有出乖露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