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意外 ...(第3/4页)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

俨然是母慈女孝。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

怎么……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

七娘子不禁愕然。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