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然后立刻想到了之前陈师傅说的话。

他说:“他心疼?他心疼个屁!他要是但凡有点心,能孩子生下来那么多年连见都不见,老娘,媳妇死了,家都不回?”

“陈工又没回去?”尽管已经知道答案,可她还是没忍住又朝男人问道。

沈青耘点了点头。

“那时候陈工他们正在搞新型巡逻舰的研究,因为怕泄密,也怕安全无法保障,是被封闭管理的。”

尹小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她不知道要说什么。

埋怨陈工?可陈工做得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是一份伟大的事业。那种情况下,他完全没得选择。

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尹小满觉得自己也特别能够理解陈师傅的心情。

这样的儿子,也确实让人寒心。

但——

“这又怎么能谈得上去赎孩子呢?难道陈工媳妇的娘家把俩孩子卖了?”尹小满简直不能想象。

“那倒没有。”

沈青耘说:“陈工媳妇娘家对他肯定是有怨言的,毕竟他连自己妻子的追悼会都没赶回去参加。可他们一家子却也要指望着陈工寄回去的钱生活。

以前他妻子在的时候,还有一份工资。可她去世了,他们一家子能得到的就只有陈工给双胞胎寄的生活费了。

所以,在儿媳妇去世后,陈师傅去了他们家几次,他们都不让进门。

开始的时候老人家是想把孙子孙女接走的。按照老人的想法,那是他们陈家的种,儿媳没了,把孩子留在亲家算怎么回事?

可儿媳的娘家妈说,俩孩子的户口在城里,没有放着城里户口不要,改到乡下去的道理。

后来陈师傅也不提带孩子们走了,只说要看看,可他们也推东推西的就是不愿意让他见。

陈师傅恼了,又一封信写到了研究所,让陈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说哪儿也没听说过不让爷爷见孙子的,这是要不让孩子认他们陈家了?

可与他的信同时到的还有陈工妻子娘家妈的信。在信上哭天抹泪的说老爷子怎么去抢孩子,他们又是因为什么不让见。那意思很明显,他们怕老爷子跟他们抢。他们不放心把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交给一个在乡下打铁的莽汉,觉得他一个男人干不了这细发活儿,带不了两个孩子。

这两封信陈工都看了,然后他从内心里更偏向于丈母娘一边,觉得他们一大家子带两个孩子肯定比父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强。所以他给陈师傅寄了一笔钱,但却站在丈母娘那边劝他别再去城里给人家添麻烦。

这一下把老爷子彻底惹恼了,从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城里,也没再去看过俩孩子。”

“然后他们虐待双胞胎了,是吗?”

后面的话根本不用问,用脚丫子去想也知道后续。

就看俩孩子现在这样子,那从小就肯定是吃什么要什么全都是靠偷,靠抢的。

“是。”

沈青耘重重的叹了口气:“他们拿了陈工寄过去的钱,却没花在两个孩子身上。不仅钱没给孩子用,还把他们定额的口粮,副食品也都贴补了他们舅舅家的孩子。”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可真听到了还是让人忍不住的气闷。

“然后呢?”

“然后——调陈师傅来岛上工作的调动函是发到他们乡里的,那边没有任何阻拦,手续办得很顺利。但因为双胞胎年龄太小,没法专门给他们发函,所以他们两个的名字是附加到陈师傅的调动函后面的,让他把孩子带上一起上岛。

陈师傅办好了自己的手续,拿着调动函去找亲家要孩子的时候,那边死活不同意。非说他的手续是假的,说他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即使后来他又专门回乡里,特意找人去做调解也没有效果。

后来乡里也没有办法了,就将电话打到了团里,团里又通知我亲自过去一趟。”

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

在接到团里的电话,华老就已经猜出那些人不放孩子就是为了钱。毕竟陈工跟他这个组已经跟了好些年,包括之前陈工妻子也是跟他们一个组的。

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华老都了解不少。

所以在沈青耘去之前,华老就将自己带的所有钱全都给了他,并且给他提了两个要求。

一,速战速决;二,只要不过分,尽量满足对方要求。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在外面不合适待的太久,而且此时已经在京城集合了的专家家属们,实际上身份也是不宜让外人察觉的。

他们之前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时候,或许不会被人注意,但全都集中到了一起,万一被什么有心人关注了,很可能会引起大麻烦。

所以这件事必须速战速决,绝对不能闹大。

另外,华老也是觉得对方毕竟是自己属下的亲人,在能帮助的情况下,还是要帮一把。只要不是太过分,要点钱防身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