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发现大佬隐藏属性

苏晏夹起鸡肉毫不犹豫地放进嘴里。

淦!太好吃了!这是什么神仙鸡肉!

香鲜至极。荷叶的清新味道和烤鸡的浓郁香味及其自然的融为一体,恰到好处,在唇齿间翻滚弥漫。鸡肉肉质香滑细嫩,一口咬下去,唇舌生津,妙不可言,好吃到让人直想把舌头给吞掉。

苏晏马上再夹起一块,连皮带肉一起吃。

色泽焦黄、晶莹油亮的外皮酥脆且有嚼劲,吃到嘴里时,酥咸的外皮包裹着香甜的鸡肉一同在嘴里炸开,鸡肉上还沾染着荷叶淡淡的爽口清香,真真浓而不腻,口感上乘。

这比他前世吃过的任何一只叫花鸡还要好吃!嗐,真是始于颜值,陷于味道,欲罢不能。

苏晏一本满足,忙招呼季时和冯大厨一起品尝这美味,并强烈建议冯大厨将这道菜加入日后的家常食谱。

苏晏张开嘴嗷呜嗷呜,一口一块香喷喷的鸡肉。

怕文豪大佬们只看他读书写字有些无聊,苏晏也会在一些好玩的时候开启红包群。比如之前找冯大厨做叫花鸡的时候,他就开启了红包群,想让大佬们一起见证这美味的诞生。

这不,大佬们蠢蠢欲动了。

苏晏:这叫花鸡好吃极了!

苏晏:激动的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jpg

曹植:这鸡唤作“叫花鸡”,这名字有何典故?

苏晏:我也不太清楚唉,但好像是传闻一个叫花子沿途讨饭,后来路过一个村庄时偶然得来一只鸡,但没有炊具调料,他便只能就地取材,用这种做法处理鸡了。有人看到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又有酒家饭馆根据这个做法推陈出新,使得做法更加完善精致,但依旧沿用了“叫花鸡”这个名字。

曹植:原来如此。有趣。

苏轼:这叫花鸡甚妙!看起来就令人食指大动。

苏轼:我估摸着这叫花鸡的好吃程度和我的东坡肉不相上下了。

苏轼:不过嘛,我还是觉得东坡肉会更美味一点。

苏轼:我那豚肉可是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美味异常。

苏轼:如今我想到它,仿佛还能闻到那诱人的味道,勾起我的馋意。

苏晏:绝!

苏晏:敢问大佬这东坡肉如何煨制?

苏晏:期待搓手手.jpg

苏晏:搬小板凳做笔记.jpg

苏轼:我在《食猪肉》一诗中写道过“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便是将那豚肉切成不大不小的方块,再加入调味香料和酒,用我秘制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最后再把提前勾兑好的芡汁浇在肉块上。啧啧啧,妙啊。

苏轼:那烹调方法待我细细说与你听......

李白:诸位可听闻“太白鸭”?

苏晏:太白......鸭?

李白:鄙人的得意之作!那可是玄宗吃了都说好!汤味鲜醇,饺香味美!

杜甫:太白鸭!我知!我知!这美味我至今还记得,当年与太白兄相逢,你特地做了这道菜招待我,我们两吟诗作对,把酒赏味,那可真是神仙般的美好日子。日后怀念起来,我还特地作了《打鱼观歌》赠与你。

杜甫:说道《打鱼观歌》,顺带一提,那生鱼片是真心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写道“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鲂鱼肥美知第一......”。那细腻的口感,都比的上我之前吃过的鲜鲫银丝绘了。

曹植:植也曾制驼蹄为羹,一瓯值千金,号为七宝羹。味道清醇可口,寓意吉祥如意。

杜甫:子建兄的驼蹄羹,我知!我知!愚弟不才,曾作诗道“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苏晏目瞪口呆。

这,就是强者的世界吗?

大家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自己的美食见闻和品鉴诗句。

苏晏摸摸脑袋,大佬就是大佬,在吃上都十分讲究,一开口就是老饕餮了。

不过他好像发现了红包群的新用法,真人菜谱可还行。

曹植最有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可见他豆羹都会做,深谙其道。

苏东坡可是北宋首席美食博主,各种美食点评诗句层出不穷,他自己写诗自嘲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虽官途不顺,但贬谪各地也吃遍各地,从猪肉到河豚,从荔枝到羊蝎子,啧啧啧。

诗仙李白也是个老饕鬄,豪迈奔放,乐于尝试新菜肴。

杜甫,则是吃生鱼片的达人,“鲜鲫银丝绘,香芹碧涧羹”,活生生的生鱼片做法大全。

等他得空了必须得好好整理一番前世的美味菜肴,时不时跟群里的文豪大佬们聊一聊新菜谱,让冯大厨挨个做个遍!他要第一个试吃!

再说冯大厨刀工了得,手艺精良,烹饪的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看起来有种别样的美感。对于苏晏这种吃货来说,看大厨做饭也是享受,就当在看古代版中餐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