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气极

小厮回来禀道:“世子爷在对账。”

曾五抬起脚就给了小厮一下:“我还不知道世子爷在对账啊?!世子爷在和谁对账?什么时候开始对的账?广东十三行的收益怎样?你就不会动脑筋打听打听?真是桐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

小厮捂着被踢疼了的大腿,喃喃地道:“连国公爷都不知道广东十三行的收益是多少,我,我怎么会知道?”

“说你蠢,你还敢回嘴!”曾五又给了那小厮一脚,“你不会去看看世子爷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难怪当了几年小厮也没个长进!还不快去再打听清楚!”

小厮不敢回嘴,一瘸一拐地去了颐志堂。

曾五掸了掸衣袖,在心里嘀咕道:我又不是吕正那蠢货,竟然还送上门去给世子爷打呢!

想到吕正从今往后就只能在账房里混吃等死了,他无端端地心里一阵踌躇满志,抓住一个路过的丫鬟:“去,给我沏杯大红袍来。”

那丫鬟白了他一眼,道:“大红袍是贡品,得了国公爷吩咐了才能取用。”

曾五冷笑:“就是国公爷要喝大红袍。你要不信,去问国公爷好了。”

丫鬟涨红了脸,就算明知道他是狐假虎威,却也不敢真的去问国公爷,只得低着头去茶房给他沏了壶大红袍。

他坐在茶房的太师椅上慢慢地品着茶,学了乖的小厮这次回话总算是言之有物了:“来的是广东十三行的大掌柜钟秉祥和各田庄的庄头,已经对了五天的账了,世子爷很高兴,昨天晚上还在醉仙楼设宴,款待了钟大掌柜和那些庄头。”

曾五听了有些走神。

从前英国公府和颐志堂没有分家的时候,钟大掌柜每年从广东来京都对账,都会给他们这些丫鬟、小厮带点小东西,就是在东大街的当铺里,也能当一两银子。可自从颐志堂的人不和英国公府的人在一个锅里吃饭以后,他们再也看不到钟大掌柜的东西了。

都便宜颐志堂里的那帮狗东西了!

他又妒又羡。想起有一年,吕正拿了二百两银子托钟秉祥带到广东去入股,到了第二年,二百两银子就变成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他看着,当时就动了心,只可惜手里没有银子,也不过只能暗自垂涎一番罢了。可现在……昨天跟着国公爷去醉仙楼应酬,那个总兵赏了自己五两银子;前两天国公爷要吃芝麻糕,他跑了趟腿,落了二钱银子……他这才刚服侍了国公爷七、八天而已,手里已经得了十来两银子,虽然比不上吕正,可也不算少了,不如也托了钟秉祥去入那个什么股好了……

只是不知道钟秉祥现在还愿不愿帮这个忙?

他思忖着,去了宋宜春那里:“世子爷正和广东十三行的钟大掌柜对账,其他田庄的庄头也都到了。虽说不知道颐志堂今年的收益如何,可听说世子爷高兴得很,昨天还请了钟大掌柜等人在醉仙楼喝酒。”

宋宜春正和天津卫的庄头说话:“屯口的山林去年都有两千两银子的收益,怎么今年只有八百两?”

听了曾五的话,他心里腾地升起一团火,而且还止不住地蹭蹭往上直冒。

他拿起账本就砸在了天津卫庄头的脑袋上:“蠢货,问你话也不会答,要你干什么?”

突然一下,把天津卫的庄头吓得腿如筛糠,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国公爷息怒!去年风调雨顺,今年夏天刮大风,有些树被吹得连根拔起——今年的树没有去年的多,收益也就没有去年的多。”

凭什么他的山林就刮大风,宋墨的十三行就风平浪静,一年四季连个龙卷风也没有?!

宋宜春脸色铁青铁青的,眼角的余光却无意间从陶器重的脸上瞥过——陶器重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宋宜春本是多疑之人,看着心中一突,张嘴就喊着“来人”,指了天津卫的庄头,“把我给这个满口胡言的东西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我看他说不说真话!”

天津卫的庄头一听,吓得瘫软在地,哭着喊着直求饶:“不是大风!不是大风!是小的想在国公爷面前讨好,去年把能卖的树都卖了,今年只剩下些小树苗,卖不出价来……我真没说谎!国公爷要是不相信,可以问刘大,他最清楚不过了。”

刘大是天津卫从前的庄头,宋宜春不满意天津卫的收益,贴身的小厮就推荐了自己的表哥,他看着这人说得头头是道,就用他替换了刘大……没想到却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

他气得直发抖,上前又踹了那庄头几脚:“给我滚!再也别让我看见你!”

庄头跌跌撞撞地爬了起来,满脸惊恐地往外跑去。

陶器重不由轻轻地咳了一声。

宋宜春醒悟过来,忙命身边服侍的:“把那家伙给我捆了丢到柴房里去,不把账目交待清楚了,就直接送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