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就错

魏廷珍一家到达济宁侯府的时候,纪咏和窦文昌已经到了。

她看见窦家的马车,不免有些奇怪,道:“窦家的人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按礼,窦家的人要等魏家的人上门三催四请,这才会“勉为其难”地过来,那个时候,新娘子通常已经开箱给婆家的人送了见面礼。这才刚到卯时,新人还没有开始祭灶,窦家的人来得的确有点早。

去给魏廷珍报信的嬷嬷哪里敢多说一句,含含糊糊的,半天也没有听清楚说的是什么,倒是张原明笑道:“人家来得晚了,你嫌人家不够恭敬;人家来得早了,你又嫌人家不够矜持。你这人,真是不好伺候!”惹得魏廷珍忍俊不禁,捶了丈夫的一下:“你这人,就没句好话的时候。”弟弟娶了个让她很不满意的弟媳而积在心头的郁意却因此而烟消云散,一时间容光焕发,笑容满面,显得精神了不少。

得了信的总管早已恭候多时,请了张原明去陪窦家来认亲的男客,那嬷嬷则带着魏廷珍和孩子们去了田氏孀居的西跨院。

不一会,西跨院那边就隐约传来几声喧哗。

花厅里的张原明有些错愕,想不出这一大早的,又是舅弟大喜的日子,有什么事值得这样闹腾。

坐在张原明对面的窦文昌和纪咏却心里明白。

东窗事发了。

好在两个人一个行事持重,一个机智过人,都不动声色,继续和张原明寒暄着。

张原明当然也只能装没听见,笑着把话题转移到了近日朝中都在议论的云南孟连宣抚司刀氏作乱的事上来:“……多亏王大人,不然云南百姓又要受那战乱之苦。”

他所称的“王大人”,正是王行宜,既是窦家的姻亲,又是新娘子名义上的外祖父。

这个人看着木讷,原来并不傻。

纪咏听着窦文昌和张原明客气,在心里嘀咕着,就看见一个小厮急急地走到了张原明的身边,低声和他耳语了几句,张原明顿时傻了眼,半晌才回过神来,再看窦文昌和纪咏的神色,就显得有些怪异起来。

窦文昌不免有些心虚,说起话来就没有了刚才的流利,纪咏却笑得更加欢畅了,和张原明说起云南的乡土人情来,反让张原明不知道说什么好,顿时有些坐立不安。

外面一阵喧哗声,并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渐行渐近,显然是魏廷珍知道了真相,来找窦家的人算账了!

看来一番唇枪舌剑是免不了的了!

五太太曾嘱咐过窦文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魏家把窦明送回来,可这种没脸没皮硬往人家家里塞人的事,窦文昌还真没有做过,而且与他的性情背道而驰,他羞愧之下顿时紧张起来。

毕竟是夫妻,张原明一下子就从喧哗声里分辨出了魏廷珍的声音。

他不由暗暗皱眉。

有什么事非要在这个时候闹腾的?

不管有理没理,都让人看笑话!

他也顾不得窦家的人在场,吩咐贴身的小厮:“你去跟夫人说一声,就说时辰不早了,让她快点去请新人祭了灶,禀了祖先,我也好和窦家舅爷好好地喝几盅酒。”

暗示她有什么事等窦家的人走了再说。

小厮应声而去。

没想到这个张原明还是个知道顾全大局的人。

可通常顾全大局的人都容易妥协。

纪咏眼睛一亮。

只是还没有等到那小厮走到门口,要等过了中秋节才会被拆换下来收纳进库房的湘妃竹帘被甩得“哐当”一声响,魏廷珍气势汹汹地领着几个贴身的婆子冲了进来。

“喝什么酒?祭什么灶?凭他们窦家的这些下贱坯子,也配!”她劈头盖脸地指着窦文昌和纪咏就是一通骂,“你们窦家的姑娘是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要栽到我们家?妹代姐嫁,亏你们想得出来!还是诗书传世的礼仪之家,我看比那倚门卖笑的也强不到哪里去!别以为我们魏家人丁单薄就好欺负!我们祖上跟着太宗皇帝开疆辟土打江山的时候,你们家还不知道在哪里吃糠咽菜给人放牛喂马呢!想摆布我们魏家,你们还没那资格!我告诉你们,”她说着,扬了扬手中的婚书,“你们不把四小姐送过来,我们魏家和你们没完!”

言下之意,她有婚书在手,逼急了,大不了打官司,我们魏家也不是好惹的。

张原明已听得瞠目结舌,片刻后才反应过来,忙拉了个跟着魏廷珍一起进来的嬷嬷询问,那嬷嬷不敢隐瞒,把窦明代窦昭嫁进来的事告诉了张原明。

秋高气爽的天气,张原明却满身是汗。

窦家五小姐既然已经和魏廷瑜洞房花烛,怎么还会把窦家四小姐嫁过来?

而且魏廷瑜和窦家五小姐已拜过了天地,就算是能退回去,魏廷瑜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声是逃不脱的了,到时候略微好一点的人家,谁敢和济宁侯府结亲?还不如就此认下这门亲事,让窦家欠魏家一个人情,正好和窦家讨价还价一番。而且窦家五小姐是王行宜的嫡亲外孙女,肯定比待四小姐这假外孙女好,说不定魏家以后还能得到王家相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