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少年天子番外二(第5/6页)

“站起来,学着站起来,是和小孩子一样蹒跚学步,慢慢地长出来骨头,做个‘人’?”年羹尧回去家里后和他大哥谈心,满腹担忧和惆怅。

“这需要很多很多的资源。大清人口突破两亿,两亿人都接受原来士人的道德识字教育,再有一波人开创新的文明和文化……大哥,弟弟第一次不敢去想。”

年希尧轻轻摇头:“难得你这性子也知道害怕。这是必然的。文明大发展,文化却是依旧继承自前朝,日落黄昏……我们都知道。”

年羹尧眉眼高傲,他不服气。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汉家人的文化优越感的。

好一会儿,他憋出来一句:“新的文明必然带来新的文化。皇上说可以,弟弟就有信心。大哥不是要去皇家匠艺学院研究新瓷器?”

“新瓷器不着急。等这一次的数学教材编辑完毕再去。”

“数学……弟弟真没想到,数学会有今天。”

“大哥也没想到……”

哥俩聊天说话,对于未来士人地位受到冲击的事儿,有抗拒和排斥,但也有期待和兴奋。

年希尧作为大清新一代文人,对于数学算法新式建筑等等都有研究,接受得还算可以。年羹尧性情骄傲,也不会对自己说“不敢”。李维钧出身贫寒,枭雄性格,自然更没有什么不敢的。

大清士人官员都还在沉默中观望或者谋划,倒是田文镜调到河南做巡抚的时候,和弘星提起。

“皇上,臣知道,士农工商,是国家四大支柱,不能少了谁。现在国家需要匠人发展技艺……臣还是认为,国家稳定第一,士农工商分阶级,乃天下秩序之根本。”

弘星只拍拍他的肩膀:“朕明白。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深入骨髓,你认为百年内我们能走到哪一步?顺其自然,且放心。”

田文镜放了心,可又心疼皇上的苦心。

国家的发展必然需要匠人,匠人起来后,必然不能是现在的地位……而皇上高高在上,却又悲悯慈爱地对每一个大清人,他不希望大清内部发生流血争斗,可他又不能任由士人继续掌控一切资源。

“皇上,吾等忠于皇上,忠于大清,付出一生,无愧于心就是成功。”

“好。到了河南,认真做事,切记不可急躁。”

“臣谨记。臣到河南后给皇上来信。皇上一身系天下,万望龙体保重。”

田文镜行礼退下。弘星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眉眼带笑。

未来如何,弘星真不知道。

几千年来人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目前来看大清国实现一大半儿了——弘星知道山区偏远地区,还是贫困。

各地方发展不均衡,阶级差距又开始拉大;新的问题出来,而我们无从逃避……弘星只知道,他需要去做。

至少试一试,大清人,都可以活成一个人样儿。

不单单是士人。

在大清人的沉默和眼泪中,康熙五十二年的春节来临,大清人擦擦眼泪,绽放笑容,欢喜过节。

人生是苦的,可人生总是有希望的。地方官进京叙职,各国使节之前没赶上恭贺的,都送来隆重的贺礼,京城又是人满,热热闹闹的,举国欢庆。

新的一年开始,少年天子改元建制,弘星一身黑色冠冕大礼服,乖巧地跟着礼仪官,叔伯们走完各种祭祀流程,大宴小宴会……

十四皇叔去东南沿海。大清朝西部派兵,十三皇叔带着傅尔丹、年羹尧、岳钟琪等等年轻将领,开赴西部边境,整顿西部,平定准格尔。

同时,开始金本位制度的金银银票兑换,改革大清铜钱货币和钱庄。

新皇登基的“三把火”悄无声息地开始,至于东北、中原、江南、这三个地方,弘星自然是更为重视。

开春的时候,各个地方,参加参加八旗选秀的姑娘纷纷开始准备,无上太皇太后告诉弘星,她老人家看中一个科尔沁姑娘。

弘星见过一次,是一个重情重义且很有分寸的小姑娘,教养很好,在京城女子旗学进学一年,汉话满语都挺好——关键是,她和弘星是出了五服的血缘关系。

小系统最近忙乎系统升级,都禁不住一声感叹:“这可真不容易。”

弘星放下手里的毛笔,眉眼弯弯地笑:“在科尔沁找一个血缘远,出身合适的姑娘,确实不容易。”

科尔沁左翼,孝庄皇后堂叔的后人,世袭郡王,来自鄂尔多斯蒙古的大福晋所出,相貌清秀、皮肤白皙,满分一百可以打九十五分的小姑娘,更难的是这份稳重的心性,可小系统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

小系统眼看小主人继续练习大字,悄悄一查,人家小姑娘才十岁!十岁!

小主人的乌库玛麽……小系统想不通,这等到小姑娘长大,总也要六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