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朝堂纷乱有信至,聪慧异常朱厚照(第2/4页)

不出意外,第一批名单马文升直接把自己给放进去了。

毕竟如今内阁里年纪最大的刘健,也比他小七岁呢。

所以,老马二话不说第一个把自己放了进去。

其次则是刑部尚书白昂,其实他这些年本来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上表要求致仕了好几次,但都被弘治皇帝留下了。

如今督捕缉事部、刑令司律部二者算是初成,回头只需调配官员上任。

然后内阁、元老院再督管一下即可,不必继续在刑部事物上操劳。

户部尚书佀钟这老家伙早盼着这一天了,毕竟户部现在虽然钱银丰厚了。

同时带来的也是事务繁多,老家伙也是要奔七十的人了啊!

内阁他自讨是上不去的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一并入元老院荣退岂非大善耶?!

更有老戴义,老戴义是弘治皇帝一定要放入元老院的。

这是要做出一个姿态来,哪怕是内官只要给皇家办事亦照样能荣退保身。

同时这也是为了制衡于元老院中其他人,避免他们勾连在一起一家独大。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好几个侍郎也琢磨着干脆趁这个机会进养老院得了。

毕竟这第一批元老的名号啊,算下来可算是在内阁之上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相当于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六科、御史。

可看内阁、各部文书,可直接申请面圣、可直接批注转入内阁、诸部甚至驳回。

这实际上不就是原本六科、御史的作用么?!

只是他们亦是熟悉政务走出来的,且地位更高。

但这规划完了,也得考虑到有人来接替他们的位置啊!

还好这一科进士们考出来了,人手是有了。

“臣建议,新科进士暂不分派!”

吏部倪岳在朝班上站出来,躬身上禀:“且,元老院之事当于吏部功考后方可执之。”

倪岳的理由很简单,新科进士们学识是够了。

但执政经验不足啊,若是现在直接委派官职恐怕得出现错漏。

“禀陛下,臣附议!”

站出来的是庠序教谕部的方志方信之,便见得他大声道。

“新科进士者,当再行‘观政’、习‘行政’方可委派。”

倪岳听得方志的话不由得心下哟了一声,这老方看来又从玉螭虎哪儿混到啥新路数了啊!

“此番吏部功考,天下得功考上佳者一则调回京师传授执政之法于新科进士。”

“二则可随将入元老院之各部尚书,以熟各部……”

老方当然是从张小公爷那里听来的,回去后就做了一个疏奏。

此时自然是能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一番话说出来,大致的意思就是吏部此番功考上佳者调入京师准备接替入元老院之尚书。

这些来京述职之官宦,单日随各部尚书熟悉准备接任。

双日则是至新贡院处进行政务讲习,将治理地方心得体会整理成册。

教授于新科进士们,以便他们可以就任地方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新科进士们单日入朝堂、各部观政,双日则是听讲。

吏部进行功考之时,各部除了自身政务之外亦莫闲着。

如今天下举子都赴京师赶考呢,干脆趁着这个时候各部亦单独开科录取人手补充。

各部开科录取完毕后,他们还可随新科进士一并观政、听讲。

林林总总说了一大通,弘治皇帝及内阁诸大学士听的是频频点头。

回头就让各部拟定章程出来,准备贯彻此事。

看似在忙碌着学馆,似乎无所事事的张小公爷此时却眯着眼睛手里捏着一封密信。

张诚就在他的面前苦笑的作者,轻声道:“人没找到……”

“这是从滇南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里面的笔迹、白莲印记确认过了。”

说到这里,张诚顿了顿:“是李福达没错!”

张小公爷摊开信来,看着上面的字句轻声道:“陛下、军部如何说?!”

“陛下想知道,您是否愿意去……”

张诚这么一问,小公爷的脸色顿时就垮了。

这特么李福达跟劳资是有仇罢?!

上回非说是跟自己交手,这也就罢了。

这回来的这封信还专门提到了自己,这是个嘛意思?!

张小公爷摊开信来,却见上面只是简简单单的写了几行字。

“滇南即将生变,欲行黔州之事物还请玉螭虎亲至春城。”

上面没有署名,只是留下了一个古怪的符号。

这特么……都提到了黔州了,我还能不去么?!

滇南那边其实一直都很困扰帝国,原因跟黔州相似。

但因为沐王府镇守滇南且威望极高,所以还算是暂时能够压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