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时间(第2/12页)

“我就琢磨着凭什么美利坚那些人能够做到的,我们华国就不能做到?钱学森钱老,不一样给华国建立了航空航天体系吗?杨振宁杨老虽然是美利坚籍华人,不一样拿到了两次诺奖吗?”

“所以,我在博士毕业之后,拒绝了导师的挽留。”李波教授说得云淡风轻,“然后回了华国。”

“我的教授其实也没有错,那个时候华国一切都才刚开始没有多久。九十年代,正是华国与国际要接轨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不完备的。尤其是国外对于华国的封锁很严重,我回国之后,原本是想要从事高能物理学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那个时候,华国拿来的高能物理学的设备。百业待兴,一切都需要钱。而且特别需要能够立马做出成果的专业。”

“我正好被抓去做壮丁,毕竟是物理学嘛。我那会儿刚从斯坦福大学回来,在京大得了一个副教授的职位,西北工大那边和我们京大有合作,关于航空的。我这不是被他们情急之下抓下充当人才了吗?好在那次的研究还是出了成果。”

“这不,我就一直在流体力学上研究了起来吗?”李波教授说得时候一点儿后悔的没有,尤其是说道,凭什么他们国外可以,而我们不可以的时候。

“不过,我觉得我教授说得很对,我的高能物理学知识,怕是没有用武之地了。”李波教授说得很是轻巧,“毕竟改行了这么多年,我当初学的什么玩意儿,我自己都给忘记了。”

“教授您真厉害。”安宴是非常佩服李波教授的,别说是九十年代就能够去斯坦福大学留学的李波教授究竟有多厉害。就是前几年,留学之后想要回国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也不是占大多数的。

还是有绝大部分的人,想要留在国外。

“我可没你这个本事,你可是受邀去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我当年留学是公费留学,不一样,不一样。”李波教授罢了罢手,“我们老了,现在该是看你们这些年轻一辈的时候了。你就很不错,不,你应该是非常好。不管你今后选择那条路,我个人都支持和赞同。你有你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思虑。”

李波教授在回忆的时候,安宴就突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不错就是这样,虽然有些人认为国外比国内好很多。但终究还是有人,舍弃了国外美好的生活、丰厚的报酬,为华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就如同李波教授那样。

说的时候风轻云淡,但想必李波教授其实心里也很是煎熬吧。那个时候大部分人留学生,为了留在更好的国外,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即便是要攻击自己的祖国。不管之前他们说得有多么的漂亮,但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一切的人性都暴露出来。

所以这个国家能够像是今天这样发展势头良好,都是有李波教授这样的人默默地付出着。哪怕是专业不对口也好,重新在学习也好。为了建设祖国,只要祖国需要,他可以改。

当时的李波教授在美利坚就肯定是倍受煎熬的,一面是生活光鲜亮丽,并且可以预见生活越来越好的美利坚。一面是百业待兴,一切都需要建造的华国。这个选择的艰难,安宴站在李波教授的那个角度,他甚至都有可能留在美利坚。

但是李波教授坚持回国,可以看出他坚定的内心。安宴对于李波教授的尊敬,又增加了几分。

旁边的顾维则听得肃然起敬,没有想到在他的眼前,看上去嬉皮笑脸的教授。竟然有这样的经历,竟然有这样的想法。果然不愧是京大的教授,的确应该受人尊敬的。

在那个年代,别说是从国外名牌大学回来的博士。就算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都是非常让人尊敬的,被奉为知识分子。李波教授这样的人,在那个年代不管是去什么地方,都是特别吃香的。

或许在国外,到了现在混得比国内好多了。还没有国内这么的忙碌,那个年代蓬勃发展的可不仅仅只是华国,美利坚的发展可比华国好了不知道多少。

否则华国也不可能一直韬光养晦这么多年的时间。

“我提议,咱们敬李教授一波。”孙总端着酒高声说道,“我还真是第一次听李教授说起这段事情。”孙总带着一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九十年代那会儿,我刚上大学来着。没想到李教授您都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了。”

李波教授嗤笑一声,“不然我怎么叫你狗大户?”

教授一如往常的傲娇行为,此时在孙总的眼中很是可爱。人无完人,而且李教授本身对他也没有什么意见,就只是在熟悉之后随便调侃两句而已。倒也不是什么错误的行为,孙总挠着头说道,“那什么,我就先干为敬了啊。”